Category: 美食,家庭,歡樂

Family, Food, and Fun

  • 被袭击如何自卫?在美国正当防卫的常识、自卫技巧与防身神器盘点

    被袭击如何自卫?在美国正当防卫的常识、自卫技巧与防身神器盘点

    被袭击如何自卫?在美国正当防卫的常识、自卫技巧与防身神器盘点

    自从美国爆发疫情以来,针对亚裔的仇恨犯罪事件越加严重,最近还经常爆出亚裔当街被袭击的新闻。据美国维权组织Stop AAPI Hate(停止仇恨亚裔和太平洋岛居民)发布的研究数据显示,在过去一年里,已发生近3800起针对亚裔的仇恨犯罪案件,其中68%针对女性。

    针对亚裔的仇恨犯罪上升

    在美生活的華人如何可以保護自己?以下視頻是教你一種國際通用的「求救」手勢,緊急關頭可能可以救你一命!歡迎大家轉發給身邊的人,說不定可以幫上大忙!

    亞裔為美國作出的貢獻


    近來一連串的種族歧視和仇恨事件,相信令很多人都不安心。尤其亞裔受到很多不公平的對待和傷害!
    其實很多亞裔在美國甚至全球都有作出傑出的貢獻,歡迎查閱和轉發他們的光榮事跡!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如果大家有时间,报名参加当地的自卫课程(Self-Defense Class),亲身学习一些自我保护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加强练习,当然是最好啦。

    平时多培养一些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的习惯,也可以降低成为受害者的风险。

    避开危险路线

    Spot Crime 犯罪记录地图

    出行时选择更安全的路线可以减少一些风险,比如光线充足、有人的地方,就比污灯黑火的偏僻地更能让人安心。

    「點看」免體檢百萬人壽保險-低至$47/月

    另外,小伙伴们也可以借助一些网站或者App来提前了解各个地区的历史案件记录等信息,来判断该区的安全性。比如:

    • LexisNexis Community Crime Map:LexisNexis社区犯罪地图是免费的,可以让用户即时获取本地执法机构提供的最新犯罪报告和数据,还可以通过该网站订阅免费的犯罪警报和匿名报警。
    • Area Vibes:可以免费查询各地的居住环境,根据句综合各种数据,包括犯罪记录,来给社区评出最宜居分数。
    • Spotcrime:通过搜集警察报告、当地新闻和用户报告来公布社区罪案列表和地图,网站和App可免费使用。

    注意周围环境

    不要看手机 自卫意识

    在外面不要顾着看手机或者打电话,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周围环境上,发短信或者打电话会让你降低对环境的注意力,不能马上留意到危险的状况。

    戴耳机听歌也不建议,因为你可能也会“听不到”外面的声音而错过了一些危险的先兆。

    如果有需要接打电话或者查看地图等,去附近的咖啡店、便利店或者酒店大堂等有人的室内地方会更安全。

    四大疫苗 (輝瑞/莫德納/阿斯利康/強生) 接種攻略


    輝瑞,莫德納,阿斯利康,強生 四大疫苗分析
    究竟哪個最好?接種事故和副作用?哪個疫苗最安全?該怎麼選擇?

    表现自信

    表现自信 自卫意识

    从新闻可知,很多袭击事件里,坏蛋挑选的目标都是行动力比较弱小的老人家和女性,可见这些罪犯也是“欺软怕硬”的。

    陌生人很多时候是通过一个人的身体语言来判断对方的性格,如果走路时经常低头,双手缩在口袋里,可能会更容易成为袭击的目标。走路时抬头挺胸,那么坏蛋们可能会觉得如果他们攻击这个人他/她会反击,反而可能不会出手。

    另外,也不要害怕和陌生人有眼神接触,虽然不要盯着人家看不礼貌,但短时间的眼神接触,可以让对方清楚,你已经注意到他了。

    找同伴同行

    找同伴同行 自卫意识

    相信大家都清楚,跟同伴一起走会比自己一个更安全。有些时候如果一定要走夜路,那么找个同行的小伙伴一起就会更好。

    美国很多高校都有提供免费的Safe WalkSafety Escort之类的护送服务,可以联系校警、保安或者义工学生们护送,还在读书的小伙伴们不要错过这样的资源。

    「點看」紐約州特別救濟計劃(免費或廉價)

    部分城市也有热心市民自己组织义工团队提供类似的陪行护送服务,比如纽约市的@SafewalksNYC 提供从地铁站陪行回家的服务;大家可以多留意自己社区的信息。

    防身神器

    手机一键紧急求助

    手机一键求助

    当遇到危险的时候,应该尽快报警求助,苹果在iOS 11或以上添加了SOS紧急联络功能,只要同时按住电源键和任意一个音量键不放,就可以激活这个功能;又或者快速连按电源键5次,也能激活。

    小伙伴们平时可以多了解自己的手机功能,必要时也能救命。

    随身警报器

    防身警报器 自卫神器
    警报器是没有法律限制问题的自卫器材,高分贝警报声可以提醒周围人的注意,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吓退坏蛋;除了可以用于自卫以外,也很适用于老人家,比如意外跌倒或者需要帮忙但喊不出声的时候可以激活警报提醒其他人注意。

    「點看」輝瑞疫苗副作用功效等資訊

    战术防身笔

    战术防身笔 自卫神器

    Taticle pen也是限制相对宽松的随身防身工具之一(但如政府大楼和机场之类要过安检的地方最好不要带)。

    普通签字笔的外形,也可以真的用来写字,但同时组合了其他工具用途(要看具体产品的设计和型号),带有攻击笔头在遭到侵犯时可用来做防身武器,甚至可以用来做逃生工具打破玻璃。

    6合1 战术防身笔

    胡椒喷雾

    胡椒喷雾 美国 是否合法
    防狼喷雾、胡椒喷雾也是非常有效的防身神器,有的还含有难以洗掉的染色剂方便之后警察指认疑犯。不过部分地区对这类喷雾会有一定的使用限制(通常是剂量限制),建议小伙伴们了解最新的当地法规。

    另外,胡椒喷雾的使用也需要练习,建议第一次购买时选择一些带有practice canister的版本。胡椒喷雾罐身上应该有过期日,需要定期测试和更换,以免需要的时候失效。

    电击泰瑟

    Taser 美国 是否合法

    泰瑟也是非常有效的防身工具,可以在短时间内让人失去一定行动力,但在部分地区有使用限制或者被禁止使用,建议小伙伴们查清楚当地法规最新要求。

    Concealed Carry Permit

    自卫技巧

    众所周知,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保障了公民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这也是美国公民的正当防卫权利。有身份的小伙伴们也可以考虑这种杀伤性更大(保护力更强)的防身神器,但很多州要求先考取隐蔽持械证才能不公开佩戴武器。

    「點看」莫德納疫苗副作用功效等資訊

    不过去上考证课时,导师强烈建议,如果不是必要情况,还是尽量不要使用致命武力,因为一旦牵扯到生命,即使不用承担法律后果,也很可能会有严重的心理创伤;作为自卫方式,他更建议使用胡椒喷雾等可以令人短时间内失去行动力,但又不至于永久伤残的方式。

    同时,武器杀伤性越强,一旦误用,也很容易会伤害到自己或者身边人,建议大家在决定购买之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而且之后一定要多花时间去练习实弹射击,否则到了紧急的时候有它反而是祸。

    另外,即使有持械证,在很多地方,比如政府大楼、学校、部分商场等私人领地场所里,也很可能是禁止携带的,建议小伙伴们一定要了解清楚当地法规法则。

    自卫技巧

    undefined

    相对于其他人种,亚洲人体型普遍偏瘦小,如果发生肢体冲突通常都会处于劣势,所以最好是能避免近距离接触,尽快逃到安全的地方会更好。但如果袭击者距离已经太近,你不得不反击的情况下,知道怎样可以有效攻击,发挥反击的最大效果,会让你更有可能脱困。

    以下是Healthline介绍的8个适用于女性的常用自卫动作,可以应付不同的情况。当然,无论什么自卫动作都好,都需要多练习才行,让身体的肌肉留下记忆,当遇到类似的情况下能自然反应。

    重点:专攻要害!自卫时应该重点关注袭击者的要害部位,能起到最大防卫效果,要害包括:眼睛、鼻子、喉咙和下体

    反击的时候要尽力,让袭击者知道你不好惹,同时可以高声威吓袭击者,并引起周围的人的注意获得帮助。

    1. 锤击

    自卫动作 锤击

    对于开车人士来说,车钥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防身器具,不要用手指甲,因为容易导致自己受伤;在夜间走路觉得不安全的时候,可以随时握紧车钥匙,将金属部分凸出在外。

    车钥匙 自卫方式

    这种姿势握紧车钥匙后,应向下用力戳向对方要害。

    普通钥匙用结实绳子串起来,将绳子挂在手腕上借助绳子甩出去的力量击打袭击者也可以。

    自卫动作 挥绳锤击

    2. 踢下体

    自卫动作 踢下体

    如果袭击者从正面来,踢下体的方式可能足够令对方暂时丧失行动能力,让你可以逃走。

    「點看」阿斯利康疫苗副作用功效等資訊

    用惯用腿,用力以小腿或脚面部位攻击;如果袭击者距离太近,可以改用膝盖攻击;要注意保持身体平衡尽量不要跌倒。

    3. 用手掌根攻击

    自卫动作 掌根攻击

    用惯用手弯曲手腕,瞄准袭击者的鼻子,用手掌根从鼻孔用力往上托;或者瞄准下巴向喉咙方向托;这个方法可以让袭击者的鼻子或喉咙受伤,反击时要尽可能多打几下。

    4. 手肘攻击

    自卫动作 肘击

    当袭击者距离比较近的时候,手肘可以提供更有力的攻击,最好用身体带动手肘,将肘部撞击到袭击者的脖子、下巴或者太阳穴等部位。

    5. 反手肘击

    自卫动作 肘击2

    如果袭击者在后面,也可以手肘攻击也可以反过来,但要注意能看到目标位置。

    6. 逃脱“熊抱”的情况

    自卫动作 脱身

    如果袭击者从背后熊抱,可以弯腰向前,让身体离开袭击者,然后反手用肘部攻击袭击者的脸部;连续攻击让自己能转身,可以继续攻击脸部或者攻击下体,让自己能逃脱。

    7. 逃脱双手被困的情况

    自卫动作 脱困2

    如果袭击者从后面来,并且你的双臂被锁住,第一反应应该要阻止袭击者手臂抬高变成锁住头颈部。

    用手掌拍打袭击者下体,在袭击者松懈的时候重新抱住他的手臂,离开封锁范围;同时继续用膝盖继续反击直至逃脱。

    8. 逃脱被侧面锁喉的情况

    自卫动作 脱困3

    如果袭击者从侧面用手臂锁住颈部,你的本能反应应该是防止被勒紧。

    要尽可能转向面向袭击者,这样不容易被勒窒息;然后用顺手的手掌拍打对方下体,直至对方放松让你可以脱离。

    「點看」亞裔種族仇恨事件

    美国正当防卫常识

    说到自卫,就不得不提正当防卫过当防卫的问题。在美国如何合法防卫,而不会导致后续的法律问题,相信大家都会在意。

    所谓自卫,就是当一个人的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他/她可以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包括致命武力,来保护自己或他人不受伤害。

    不过由于美国各州司法独立,同样的情况发生在不同的地方,结果可能完全不一样。建议小伙伴们最好事先了解清楚当地法律法规要求。

    美国自卫法:不退让法、退让义务、城堡法

    美国的自卫法则主要分为三类:

    • Stand Your Ground(不退让法):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就地防卫反击,无须退让
    • Duty to Retreat(退让义务):必须优先选择撤退,实在无法安全撤退才能反击
    • Castle Doctrine(城堡法):在自己家里可以无须退让

    Stand Your Ground

    不退让法也叫“Line in the sand”或者“No duty to retreat”,它规定人们在合理认为有必要抵御致命武力、严重身体伤害、绑架、强奸或抢劫或其他严重罪行的时候(具体根据各州定义),可以合法使用致命武力自卫。在这种规则下,自卫的人无须退让,可以就地反击。

    据维基百科,全美有37个州采用“不退让法”,其中29个州规定在合法存在的任何地方都不需要退让:AL、AK、AZ、AR、FL、GA、ID、IN、IA、KS、KY、LA、MI、MS、MO、MT、NV、NH、NC、OH(04/06/2021生效)、OK、PA、SC、SD、TN、TX、UT、WV、WY和波多黎各。

    而其余8个州具有判例法或者会提供陪审团指示:CA、CO、IL、NM、OR、VT、VA、WA,北马里亚纳群岛也属于这种。

    Duty to Retreat

    退让义务,是不退让法的反面。在执行退让义务法的地方,如果遭到非法袭击的人可以通过撤退完全安全地避开危险,就不能使用致命武力还击。

    退让义务也适用于为遭受非法袭击的人护卫的人,也就是在有退让义务的州,即使是好心救人,但如果不是非必要而使用了致命武力,也是要承担法律后果的。

    13个州在绝对安全的情况下有退让义务:CT、DE、HI、ME、MD、MA、MN、NE、NJ、NY、ND、RI、WI。但是在纽约,如果是遭受抢劫、盗窃、绑架或性侵的威胁时,不需要退让。

    华盛顿特区采取“中间立场”,就是虽然法律没有要求退让,但是会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

    Castle Doctrine

    不过所有要求退让义务的州,都遵循“城堡法”,也就是虽然在外面要退让,但在自己家里可以无须退让立即反击。在部分州,城堡法甚至覆盖自己的汽车或工作场所范围。

    在CT、DE、HI、NE和ND,自卫者在家里或工作场所都无须退让;在WI和关岛,自卫者在自己的汽车里也无须退让。

    民事责任豁免

    22个州有立法,“在某些自卫情况下提供民事豁免权”:AZ、AR、CO、FL、GA、ID、IL、KY、LA、MD、MI、MT、NH、NC、ND、OK、OH、PA、SC、TN、WV和WI。

    至少6个州的法律规定“民事赔偿不受自卫法的刑事规定影响”:HI、MO、NE、NJ、ND和TN。

    写在最后

    在美国的小伙伴们有遇到过被袭击的情况吗?你当时是怎么应对的呢?大家还有什么好的自卫防身方法?欢迎在评论里分享哦!

  • 紐約/新澤西居民注意😎 最高 水災🌊 賠償 $3.4萬(無保險都賠) 🌟🏡房屋被淹艾达索赔

    紐約/新澤西居民注意😎 最高 水災🌊 賠償 $3.4萬(無保險都賠) 🌟🏡房屋被淹艾达索赔

    聯邦政府確定大幅度賠償啦!覆蓋 汽車 浸水 商業

    纽约飓风 房屋被淹 艾达索赔?专家详解

    相信大家關心的都是這個問題,房屋被水淹過後,可以理賠嗎?該怎麼理賠?保險是不是都包了?

    紐約水災 昨晚你的房子?

    今晚,2021年9月1日,紐約罕見持續強降水天氣,全市普降特大暴雨並引發洪災。暴雨衝進了地鐵和住宅,有的地方漫過腰部,大家都在經歷驚魂一夜。

    紐約9月1日颶風艾達水災救災款來了!從9月7日,週二起,可在線上提交申請。在聯邦官員進行財產損失確認後,受災居民都有權申請

    申請救災款的區域範圍

    紐約州:
    布朗克斯
    布碌崙
    皇后區
    史坦頓島
    威徹斯特郡

    新澤西州:
    博根郡(Bergen)
    格洛斯特郡(Gloucester)
    亨特頓郡(Hunterdon)
    密豆塞克斯郡(Middlesex)
    帕薩克郡(Passaic)
    薩默塞特郡(Somerset)

    這些區域內受影響的災民可獲得聯邦資金援助,包括臨時住房和房屋維修補助金、用於支付未投保財產損失的低息貸款,以及幫助個人和企業災後恢復的計劃。

    誰有資格申請

    受洪水災害而流離失所的紐約人

    如何申請水災賠償

    正如我們在美國中文電視台受訪的(下文)視頻中說預計的,這個不會是由市政府賠償的,因為畢竟不是市政府的錯,所以之前在網上廣傳的表格是不可行的。

    正確的理賠方法是在我們這裡提供的政府網站鏈接(點擊此處或下圖)向聯邦政府申請,索賠項目可以包括浸水,汽車,商業和兒童照料。

    電話申請:

    1-800-621-FEMA(3362)

    啟動五大服務中心,免費吃、穿、住

    自9月4日起,紐約市政府在曼哈頓、布碌崙、布朗克斯、皇后區、史丹頓島五個行政區設立了

    (1)皇后區(MS125):4602 47th Avenue,Woodside,NY 11377
    (2)曼哈頓(IS88):215 West 114th Street, New York,NY 10026
    (3)布碌崙(PS15):71 Sullivan Street, Brooklyn,NY 11231
    (4)布朗克斯(PS/MS194):2365 Waterbury Avenue, Bronx,NY 10462
    (5)史丹頓島(IS51):80 Willowbrook Road, Staten Island,NY 10302

    賠償可高達$34,000!免還款!

    此次對於颱風艾達的影響,聯邦政府賠償高達$3.4萬,即使沒有買保險都賠!而且是免還款的!

    「宣布緊急狀態」洪水淹沒紐約東北部,至少 46 人死亡

    紐約——在該地區大片地區被猛烈的傾盆大雨和局部洪水淹沒之後,颶風艾達在東北部的驚人爆炸造成的死亡人數週四上升至至少 46 人。

    市長克里斯·博爾瓦奇(Chris Bollwage)說,在新澤西州,伊麗莎白市降雨超過 6 英寸後,發現有人死亡。 Passaic 市長赫克托·洛拉 (Hector Lora) 說,有一個人在水下汽車中死亡。 Passaic 官員還表示,他們擔心一名婦女和她的孩子會被洪水沖走。

    「點看」拜登2021紐約救援計劃 (免費醫保你參加了嗎?)

    此文本來是寫之前中國鄭州水災的,但後來由於我們看到紐約最近的颱風暴雨比較嚴重,所以特此添加相關信息供大家參考!關於鄭州水災的信息請看下文。

    河南鄭州孟婆湯太火了,萬人排隊搶著喝,大姐開車幾百公里前來

    2020年6月5日,河南鄭州。一女子扮成孟婆現場熬製“孟婆湯”,幾名男子將熬製好的孟婆湯分發給前來圍觀的市民,大家爭先恐後去喝。

    當時就有人說:人行鬼事,化象示人,是大凶之兆!

    2020年熬的孟婆湯,2021年終於兌現喝上了!

    2021鄭州水災究竟跟在美國的你我有什麼關係呢?

    水災讓你聯想到什麼?我的第一反應就是房子!我的房子該咋辦呢?

    房子可以說是大部分中國人的主要資產,是他們的命根子!沒了房子等於“破產”了,一無所有!

    這時可能會有人反問:不是有保險嗎?買了房屋保險不就有保障了嗎?

    房屋保險是不覆蓋水災對房屋造成的損失的

    錯了!房屋保險是不覆蓋水災對房屋造成的損失的!

    為什麼呢?理由很簡單,賠不起!一般的私人保險公司都賠不起因水災而造成的損失!

    因為水災對房屋的破壞性極大!

    「點看」免體檢百萬人壽保險-低至$47/月

    2016年美國路易安娜州的水災,整個州都被淹了

    例如2016年美國路易安娜州的水災,整個州都被淹了,那次賠了上千億美元,政府埋的單!

    2012年的紐約颱風Sandy,賠了190億美元

    還有2012年的紐約颱風Sandy,相信很多人還記得吧,賠了190億美元,也是政府埋的單!

    由上面兩個例子可見,水災帶來的損失是不可預估的,而且重點是除了政府,沒有其它保險公司能承擔得起!

    被水淹過的房屋就等於作廢了,美國的房子即使外表看上去的全磚屋,但其實裡面的那個房屋框架(支架)還是木框來的,木頭被水泡過就會發霉。

    就算一些商業建築,裡面的支架可能是鐵,但鐵被水泡過也會生鏽。

    除了很少部分的新建築,吸收前者經驗,所以一些新建的建築,開始使用鋼,不鏽鋼作為支架,這樣就不會被水淹造成結構性的破壞。

    防水木 vs 水災保險

    如果還沒買房的人,建議可以使用防水木,就是現在有一些木是外層塗了一層油,可以防止發霉。

    但已買了房的人,那就真的要考慮買個水災保險了,特別是距離海邊近的房子,危險較大!

    「點看」人壽保險常見問題

    所以,說回重點,水災保險是要向政府購買的,但你先要有Elevation Certificate,這個證書是要證明你的房屋跟海邊的距離。政府是按照這個指標來決定是否賣給你,保險多少錢。

    而且提醒各位,需要買這個水險,就要盡快購買,因為如果將近來颱風的時候你才去買,三個月內你房子被水淹了,保險是得不到賠償的!

     

    ☎️ 點擊致電咨詢

    「點看」#紐約安心醫保 #紐約植物園 #免費門票 #福利

    驚恐地鐵列車:水淹肩膀、車廂停電!「千年一遇」豪雨強襲河南鄭州地鐵

     

    #紐約安心醫保 #人壽保險 #紐約醫療保險 #房屋保險 #水浸房屋如何理賠 #房屋理賠 

  • 「紐約安心醫保 免費門票福利」草間彌生🌸YayoiKusama 紐約植物園 價值$245

    「紐約安心醫保 免費門票福利」草間彌生🌸YayoiKusama 紐約植物園 價值$245

    #安心醫保 #福利 #免費門票 #紐約植物園 #草間彌生 #宇宙自然 #YayoiKusama 

    #免費醫保 #紐約特別救濟計劃 #拜登白卡 #紐約救災補助  

    #纽约 #飓风艾达 #房屋被淹 有哪些渠道可申请索赔?

    前些日子紐約的颶風和暴雨令無數房屋被淹,先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如果房子被水浸,該怎麼理賠?!

    安心醫保發福利 啦:紐約植物園 草間彌生 《宇宙自然》免費門票

    我們之後有其它福利發放的話,也會在此網頁上更新,歡迎大家把它Bookmark起來!

    草间弥生(Yayoi Kusama)艺术家,今年为纽约植物园全新创作了一个新无限镜屋《心中的幻想》Infinity Mirrored Room—Illusion Inside the Heart (2020),终于要从8月3日起开始对外展示啦!

    可以欣赏到草间弥生几乎所有出名的作品,如《水仙花园》《波点树》《尖叫的南瓜》等。

    為了回饋各大客戶對我們的支持和信任,我們現在提供以下福利給大家:

    我們提供的門票時間如下(每張門票可帶7人進場:3個成人+4個小童):

    • 10月30日,星期六
    • 10月31日,星期日

    簡單說一下遊戲規則吧:

    此次遊戲規則有變哦!不再是Facebook留言,而是點擊此處填寫免費福利申請表(只需提供簡單個人信息,以便我們聯繫你)

    「點擊填寫」免費福利申請表

    如果申請人數多的話,我們將使用“抽獎”的形式抽出幸運兒;

    如果申請人數少的話,則填寫表格的人均能獲得門票啦!

    能獲得門票的人,我們將以電子郵件的方式聯繫你,請留意!但請勿直接聯繫我們,謝謝!

    而最後一項福利“免費醫保”,針對紐約居民,歡迎致電咨詢我們,人人有份哦!

    下面為大家逐一介紹講解各項福利!

    與維密超模卡莉·克勞斯💃在同一地方打卡拍照

    卡莉·克勞斯(Karlie Kloss),1992年8月3日出生於美國伊利諾伊州芝加哥,模特、設計師。

    2007年,卡莉·克勞斯與Elite Management模特經紀公司簽約,迅即出現在《Vogue》少女版上。

    2011年11月,卡莉·克勞斯首次登上“維多利亞的秘密”時尚內衣秀 。2013年,卡莉·克勞斯正式成為維多利亞的秘密簽約天使。

    她的丈夫約書亞·庫許納Joshua Kushner是前任總統川普的女婿賈裡德·庫什納的弟弟,Joshua還是我們有份代理的醫療保險公司Oscar的創辦人哦,他是一名美國實業家及投資者,也是投資公司興盛資本的創辦人兼執行合夥人,地產大亨查爾斯·庫許納的次子。

    「點看」免體檢百萬人壽保險-低至$47/月

    紐約植物園 – 草間彌生:宇宙自然

    此次展覽為草間彌生的再一次前衛藝術創作,揭露與自然的深厚聯繫,也展現了她對自然世界的迷戀。從小她就在家種子育苗所和田地裡度過,植物和花朵成為她創作的靈感來源。

    New York Botanical Garden 紐約植物園

    • 地址: 2900 Southern Blvd, Bronx, NY 10458
    • 開放時間:週一至週日10AM – 6PM
    • 費用:由我們提供門票(原門票價格為$35/張)

    一般進場只需顯示門票上面的二維碼,工作人員掃碼即可進入。

    門票除了不便宜之外,還很多人去,可以說是一票難求!(因為人多,所以停車不容易,建議早點去)

    我們的票除了可以觀賞草間彌生的室外展覽之外,還能進去室內展覽參觀。

    作為日本當代藝術家草間彌生(Yayoi Kusama)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藝術家之一,她以表現主義極強的波點排列圖案被大家熟知,這次展覽也吸引了數以萬計的粉絲前來感受她的裝置藝術。

    草间弥生:宇宙自然(Yayoi Kusama:Cosmic Nature)展览已从4月开始,将一直持续到10月底。“宇宙自然”有10个基本的观赏区,分布在250英亩的花园景观中。其中一些可以用普通的 “草间花园通票”入场观看,而其他的(主要是室内装置)则需要“花园和画廊通票”。
    虽然它要到6月才会开放(甚至届时还需要单独的门票),但草间弥生巧妙地将盒子的整个外部进行了镜面处理,所以即使进不去,也可以在外面看一看、拍拍照。
    喜欢抽象艺术的朋友,一定不能错过这场心灵之旅!

    「點看」2021紅藍卡計劃

    草間彌生 – 袁詠儀和張智霖也是她的粉絲哦 收藏億級港幣畫作

    張智霖是日籍藝術家草間彌生的粉絲,已經珍藏了草間彌生逾10幅畫作,加上其他名家的作品,估計他現時擁有近億元的名畫收藏品。Chilam還表示自己鋪路5年後引退幕前。

    Chilam接受訪問時稱,自己當初是因為朋友間講起買畫收藏,他便嘗試去睇拍賣,愈睇得多就愈喜歡,於是自己找資料,並開始購入名畫,目前賺最多的一幅畫作已有1、2倍。曾是車迷的他坦言買車不保值,他現在比較喜歡價值投資。他喜歡買畫除了可以保值,也可以考驗自己的眼光。據悉,他曾經花了港幣4、5百萬購入草間彌生一幅經典「南瓜畫」,估計至今已升值至近千萬。他的收藏品都不是存放在家中,而是另有地方放置。他甚至想開一次展覽會,讓名畫同好者一起鑑賞。

    草間彌生為何這麼出名?成為圓點女王前,她曾是個害怕的小女孩 走進草間彌生內心世界

    她早年落難來到紐約的時候,經濟條件很差,但即使在這麼困難的時候,加上家人反對也好,她自己也堅持對藝術的追求。

    她自己的心理和生理方面都有問題,所以經常需要看醫生,但當時會說日語的醫生不多,她只找到兩個醫生懂得說日文。

    但當時她沒什麼錢,所以都是以自己的畫作作為“診金”付給醫生,所以,她的醫生無意中成為了她最大的一位收藏家!

    可以看到著名奢侈品牌子LV也有跟她聯名推出產品,價格不菲,可見草間彌生有多出名!

    2017年2月,位於華盛頓的赫希洪博物館(Hirshhorn Museum)舉辦了名為《草間彌生:無限的鏡子》(Yayoi Kusama: Infinity Mirrors)的草間彌生過去50年的作品,展館不僅展示六座藝術家的大型鏡像作品,還包括60件畫作與雕塑,展覽開放後立即引發關注,為期三個月的展覽吸引了16萬人參觀,造訪展示部份雕塑博物館園區的人次更高達47萬5000人!

    根據統計,展覽期間#InfiniteKusama的觸及人數高達9100萬Instagram用戶,曝光數高達3.3億次,原創影像也高達34000個,草間彌生無疑是社群時代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家。

    然而,在資訊唾手可得的時代,除了草間彌生最為人所知的形象外,又有多少人知道這位藝術家是如何成長為我們所認識的圓點女王?而知名插畫家Elisa Macellari所創作的插畫傳記《草間彌生:圖像傳記》(Kusama: A Graphic Biography)呈現的正是草間彌生從兒時的經歷,以及1958年前往紐約後的早年生活。

    「點看」美國老人醫療保險

    打開《草間彌生:圖像傳記》首先出現在讀者眼前的,是10歲的草間彌生躺在滿是野花的草地上,忽然間身邊的花朵開始對她說話,這種幻覺往後伴隨她多年,令她飽受折磨,只有在繪畫的時候,她才能感到自己是完整的。草間彌生許多創作主題源自她童年時期的幻覺,例如圓點、螺旋、自然圖案,均來自她的幻覺,而形態有如陰莖圖案,則來自兒時被母親命令窺探父親的婚外情。

    草間彌生保守的父母,特別是母親,非常反對她發展藝術才能,因此她花了許多年的時間,才說服母親讓她去西方發展,到了紐約後,她除了繪畫、雕塑、表演,還為Bloomingdale製作前衛服飾,還設立了音樂製作公司Kusama Musical Production,與電影公司Kusama International Film LTD.。

    Elisa Macellari還巧妙地介紹了草間彌生的繪畫啟蒙美國藝術家喬治亞歐菲姬(Georgia O'Keeffe),後者曾在草間彌生少女時與她越洋通信,鼓勵草間彌生持續向藝術之路發展。前往紐約後,草間彌生曾與極簡主義藝術家唐納德賈德(Donald Judd)租用同一棟公寓,安迪沃荷(Andy Warhol)則老是把她的模特兒拐去他的「工廠」(the Factory)參加派對,比草間彌生年長26歲的超現實主義藝術家喬瑟夫康奈爾(Joseph Cornell)則是她在藝術上的忘年之交。

    草間彌生的作品色彩鮮豔,喜歡用討喜的圖案進行創作,因此現代人很難想像對1960年代的紐約藝術界來說,她的藝術風格與展現形態其實相當挑釁,例如在1966年,在被威尼斯雙年展(Venice Biennale)拒絕後,她闖入場會並且在空地上擺滿了鏡面球體,並將這個裝置稱為《自戀花園》(Narcissus Garden),每顆球訂價1,200里拉(約合2美元),抗議藝術的商品化。

    1960年代末,草間彌生時常讓裸體模特兒在身上點滿圓點在公共場所展演,更曾在紐約證券交易所、自由女神像、以及知名夜店Fillmore East內外抗議。

    草間彌生與嬉皮Martha Melnyk,1967年費城。
    草間彌生與男性模特兒,1968年荷蘭。

    草間彌生最知名的事蹟,或許是1969年,她在紐約現代美術館的雕塑花園(MoMA’s Sculpture Garden)舉辦名為《喚醒死者的大狂歡》(Grand Orgy to Awaken the Dead)的行動展演,貫穿整年地裸體模特兒模仿雕塑的姿態並獲得廣泛報導。稍早在1968年底,她還主持了一場「同志婚禮」,並且在新聞稿中表示,「新郎新娘都將穿上為兩個人,而非一人設計的絕美『狂歡』婚紗。」「在這座『自我消融』的教堂中,愛得以自由。」

    1970年代後,草間彌生在藝術界的影響力逐漸下滑,最終她在1977年住進了東京附近的療養中心,並且在附近設立了工作室持續創作,最終全書在1990年代終結。

    草間彌生:圖像傳記》是一本色彩風格非常強烈的傳記,全書只有深青(teal)、水綠(aqua)、紅與暖粉紅色,Elisa Macellari以溫暖的筆觸與巧妙的分鏡,引領讀者一步步進入草間彌生的世界,400幅圖畫精準捕捉藝術家時而瘋狂時而甜美的混亂情緒,讓讀者認識圓點女王傳奇的人生。

    特別優惠現有顧客福利 免費醫療保險 包含眼科和牙科($0月費)

    2021年紐約救援方案法 – 拜登白卡(American Rescue Plan)

    拜登提出的“紐約救援計劃”,拜登白卡

    此“拜登白卡”醫療補助計劃僅適用於紐約州

    在此艱難時期,我們為了盡可能照顧我們現有的客戶,可能因失業或收入減少而無法承擔醫保費用,所以我們決定在8月底前都免費幫我們的客人免費申請此最新的拜登白卡計劃。

    拜登白卡會影響身份嗎?

    這個拜登白卡,跟以往的白卡完全不同, 完全不會影響身份和公共負擔完全沒有關係。

    你所需要符合條件的,就是達到報稅的收入要求。

    資產,完全不在考慮範圍之內。

    ☎️ 點擊致電咨詢

    點擊以下鏈接查看更多詳細信息:

    「點看」拜登2021紐約救援計劃 (免費醫保你參加了嗎?)

  • 什麼是 #空置房屋保險 🧐 #沒人居住 和 #空置的房子 🏡為什麼需要 #買保險 ?#紐約安心醫保 #醫療 #癌症 #紅藍卡

    什麼是 #空置房屋保險 🧐 #沒人居住 和 #空置的房子 🏡為什麼需要 #買保險 ?
    #紐約安心醫保 #醫療 #癌症 #紅藍卡

    沒人居住和空置的房子為什麼需要買保險?

    通常,房主保險涵蓋房屋損壞或盜竊的費用。但是,如果房屋長時間無人居住,則保險不提供保險保障。標準的房屋保險政策規定,如果房屋超過 60 天無人居住,則房屋不受被破壞或被盜竊的保險保障。

    房主保險專門用於覆蓋日常正常居住的房屋。因此,如果您的家幾個月無人居住,就會增加管道爆裂和火災造成持續損壞的風險,因為沒有人在家通知警察局。歸根結底,無人居住的房屋更容易遭到破壞和盜竊。如果您的房屋空置 30 至 60 天,那麼您就需要購買空置和空置房屋保險。

    「點看」免體檢百萬人壽保險-低至$47/月

    什麼是空置和空置房屋保險?

    首先我們須了解日常所謂的「空置」,其實分別有無人居住(unoccupied)及空置(vacant)這兩種情況:

    「無人居住」(unoccupied)指受保房​​屋只在一段特定時期內無人進駐,屋主或住客因旅遊、公乾或季節性旅居異地而暫時離開受保房屋,他們會在一個明確的日期重返屋住。

    「空置」(vacant)指受保房​​屋長期無人進駐,屋主或住客並無明確日期重返。業主必須向保險公司為房屋申請「空置許可」(Vacancy Permit)方可確保保單正常生效,通常保單的保費和保障範圍亦會因此有所調整。

    無人居住和空置房屋保險是一種保險產品,涵蓋數月無人居住的房屋。該保險單可以作為獨立或背書/附加保險購買。當作為獨立保單購買時,取消您當前房主的保險以避免支付兩份保單至關重要。但是,如果您購買保險單作為背書,它會作為您現有房主保險單的附加條款。

    通常,與有人居住的房屋相比,無人居住的房屋具有顯著的保險風險,原因有多種,包括故意破壞/闖入的可能性增加和響應時間緩慢。因此,大多數保險公司已將空置財產排除在標准保險單之外。希望為無人居住的房屋投保的房主必須購買無人居住或空置房屋保險。

    請記住,空置房屋保險具有 3 至 12 個月的靈活保單條款。閱讀細則以了解保單條款和條件以避免不便至關重要。我們的代理人可以指導您了解保單的詳細信息,並根據您的需要為您提供正確的保險建議。

    「點看」如何獲取疫苗證

    您什麼時候需要購買空置房屋保險?

    如果您打算讓您的房屋空置一兩個月,購買空置或空置保險至關重要。確保您已與您的保險公司交談,了解他們如何定義保單中的空置率和入住率。以下是您需要空置和無人居住的房屋保險的一些情況:

    您的房屋正在裝修 – 正在裝修的房屋會吸引竊賊,因為它們很容易闖入。根據您計劃進行的翻新類型,諮詢您的保險公司以確定最佳行動方案。

    您正在出租或出售您的房屋 – 在計劃出售或出租房屋時,您將不得不搬出。建議在淡季購買空置房屋保險,以將風險降至最低。

    House for sale

    您有一個度假屋——如果您有一個每年只使用幾個月的度假屋,請考慮購買第二套房屋保險。如果您由於某些原因(例如全球大流行)而長時間不使用您的度假屋,請聯繫您的保險公司購買空置房屋保險。

    擁有保險經紀人可以幫助減輕這項任務並確保您獲得所需的確切保險。

    您正在接受長時間的醫療——如果您預計將接受幾週或幾個月的醫療程序,則必須購買空置房屋保險來承保您的房屋。

    連續旅行了幾個星期。

    您購買了一個幾週內不打算搬入的房屋。

    購買空置或無人居住的房主保險

    如果您想購買空置或無人居住的房主保險,您可以通過您當前的房屋保險公司或通過保險經紀人來幫助您選擇最佳承保範圍。

    但是,請準備好為空置或空置房屋保險支付比您為房主保險支付的費用高 50% 或更多的費用!

    如何節省空置房屋保險的費用

    雖然空置和無人居住的保險很貴,但有用的提示可以幫助您節省一些錢,您可以安裝安全攝像頭和警報系統以獲得折扣。

    請記住,每個空置和空置房屋的評估方式不同。 因此,請確保您與保險公司討論折扣,以每年節省大量資金。 擁有經紀人還可以幫助您了解所需的承保範圍!

    「點看」中國移民必看!無心之失的30分鐘即可讓你失去孩子!

    特別提醒您應注意以下事項

    出門前要為水管檢查清楚,確保設施狀態良好。

    冬季出門時要確保室內有穩定的暖氣供應,以防水管爆裂。

    確保每隔三至五天便有可靠的親友為您巡察房屋一次,各間保險公司對巡察日子有不同要求。

    若您的房屋由租客使用,遠行前他們有責任確保定期有人巡察房屋,業主為保障自己,應確保租客有購買租客保險(tenant insurance)。

    若您的出租房屋短期內未有租客承租,它便被界定為「空置」,而非「無人居住」,您必須馬上通知保險公司。

    「點看」拜登2021紐約救援計劃 (免費醫保你參加了嗎?)

  • 颱風🌪待在家就不用怕了?錯👹 #颶風 #亨利 #Henri 來襲 #紐約 🗽僅次於當年的 #桑迪 #Sandy #紐約安心醫保 #醫療 #癌症 #紅藍卡

    颱風🌪待在家就不用怕了?錯👹 #颶風 #亨利 #Henri 來襲 #紐約 🗽僅次於當年的 #桑迪 #Sandy
    #紐約安心醫保 #醫療 #癌症 #紅藍卡

    颱風跟你有什麼關係嗎?是否待在家就不用怕了?!

    颶風來襲!可能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待在家裡不出去就可以啦,沒什麼可怕的~

    是的,人留在家中當然就安全了,但是大家可能很容易忽略一點就是,颱風夾雜著暴雨,暴雨可能會引發起水災。

    然而,水災讓你聯想到什麼?我的第一反應就是房子!我的房子該咋辦呢?

    而且這次颶風是在長島那邊登陸,大家都知道長島房價比較貴,那房子有什麼問題可就損失嚴重了!

    房子可以說是大部分人的主要資產,是他們的命根子!沒了房子等於“破產”了,一無所有!

    這時可能會有人反問:不是有保險嗎?買了房屋保險不就有保障了嗎?

    「點看」鄭州水災🌊跟你我有什麼密切關係🤔?

    房屋保險是不覆蓋水災對房屋造成的損失的

    錯了!房屋保險是不覆蓋水災對房屋造成的損失的!

    為什麼呢?理由很簡單,賠不起!一般的私人保險公司都賠不起因水災而造成的損失!

    因為水災對房屋的破壞性極大!

    「點看」免體檢百萬人壽保險-低至$47/月

    2016年美國路易安娜州的水災,整個州都被淹了

    例如2016年美國路易安娜州的水災,整個州都被淹了,那次賠了上千億美元,政府埋的單!

    2012年的紐約颱風Sandy,賠了190億美元

    還有2012年的紐約颱風Sandy,相信很多人還記得吧,賠了190億美元,也是政府埋的單!

    由上面兩個例子可見,水災帶來的損失是不可預估的,而且重點是除了政府,沒有其它保險公司能承擔得起!

    被水淹過的房屋就等於作廢了,美國的房子即使外表看上去的全磚屋,但其實裡面的那個房屋框架(支架)還是木框來的,木頭被水泡過就會發霉。

    就算一些商業建築,裡面的支架可能是鐵,但鐵被水泡過也會生鏽。

    除了很少部分的新建築,吸收前者經驗,所以一些新建的建築,開始使用鋼,不鏽鋼作為支架,這樣就不會被水淹造成結構性的破壞。

    「點看更多關於」颶風硬做好什麼準備

    防水木 vs 水災保險

    如果還沒買房的人,建議可以使用防水木,就是現在有一些木是外層塗了一層油,可以防止發霉。

    但已買了房的人,那就真的要考慮買個水災保險了,特別是距離海邊近的房子,危險較大!

    所以,說回重點,水災保險是要向政府購買的,但你先要有Elevation Certificate,這個證書是要證明你的房屋跟海邊的距離。政府是按照這個指標來決定是否賣給你,保險多少錢。

    而且提醒各位,需要買這個水險,就要盡快購買,因為如果將近來颱風的時候你才去買,三個月內你房子被水淹了,保險是得不到賠償的!

    醫療保險和房屋保險相比

    而美國的醫療保險和房屋保險相比,美國的醫療保險要好得多!!!

    房屋保險,如果你房子被水淹過,人家是不會賣保險給你的。

    醫療保險,即使你有病了也可以購買。

    人壽保險,有病了也可以辦得到!

    「點看」拜登2021紐約救援計劃 (免費醫保你參加了嗎?)

    亨利繼續襲三州 山洪警告覆蓋大部地區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根據周五(8月20日)下午5點更新的消息,“亨利”在最近幾個小時內增強,幾乎成為風速為每小時70英里(約為112.7公里)的週五晚上,當有超過400萬人處於颶風這些地區的官員告訴居民,要採取預防措施。

    康涅狄格州州長內德‧拉蒙特(Ned Lamont)在新聞發布會上說:“根據目前預測的’亨利’颶風路徑,我們可以預計,將會有大雨和大風,康涅狄格州可能會出現大面積的沿海洪水和城市洪水。”“現在,最好是每個人都做好準備,希望在周日下午到週一上午之前都能到達避難所。”

    根據美國國家颶風中心於週五晚上8點更新的最新消息,“亨利”現在的風速為每小時70英里(約為112.7公里)。

    該中心在周五下午的報告中說:“儘管預測當’亨利’在長島和新英格蘭以南較冷的水域上空移動時,會持續減弱,但當它到達海岸時,可能仍然會處於或非常接近颶風強度。”

    颶風警報意味著該地區將出現颶風狀況。天氣預報員通常會在預測熱帶風暴第一次出現之前的36小時發出警告。

    上一次在這個地區登陸的是1991年的颶風“鮑勃”(Hurricane Bob)。

    但自那以後,颶風也多次給當地造成了重大影響。颶風“艾琳”(Irene)及“桑迪”(Sandy)即使沒有直接登陸,也帶來了毀滅性的破壞。

    颶風直接登陸意味著最惡劣的風況將直接作用在岸上。

    ABC7 報道 熱帶風暴“亨利”在羅德島登陸數小時後,正緩慢向西穿過康涅狄格州,並可能在今晚進入紐約州和哈德遜河谷上遊,可能會在明天(周一,8月23日)導緻危險的山洪暴發。

    美國國家氣像局已向三州地區的大部分地區發出山洪警告。多普勒雷達(Doppler radar)顯示,三州部分地區的大雨可能會比周日的降雨量還要增加 3 英寸,該地區包括新澤西州中北部和北部的部分地區、紐約市、拿騷縣和哈德遜河谷下遊。

    「點看」空置房屋為什麼需要買保險?

    周日,“亨利”向東移動,使長島東部遭受了可怕的直接襲擊,並於下午 12 點 15 分在羅德島西風附近登陸。風暴雖然減弱,但並沒有減少亨利帶來的危險,暴雨與洪水正在襲擊三州地區。

    以下是一些關鍵的預報點:

    * 東北部將持續發生重大山洪暴發。

    * 預計亨利沿途將帶來 3-6″ 的大範圍降雨,局部地區可能會有更高的降雨量。

    * 最高降雨量可能出現在紐約哈德遜河谷、西康涅狄格州、新澤西州東北部和紐約市。

    * 在有危及生命的山洪暴發的地方,河流和溪流可能會暴漲,引發疏散和水上救援。

  • #保險買錯了 (兩份也沒用)😂#奧林匹克 #男子自行車 🚴🏽‍♂️比賽冠軍🏆摔傷入院😱要為#賬單賣房

    #保險買錯了 (兩份也沒用)😂#奧林匹克 #男子自行車 🚴🏽‍♂️
    比賽冠軍🏆摔傷入院😱要為#賬單賣房

    #保險買錯 #奧林匹克男子自行車 #男子自行車比賽冠軍 #菲爾蓋蒙 #Phil Gaimon #男子自行車冠軍摔傷 #奧運男子自行車冠軍賬單 #巨額醫療賬單 #菲爾蓋蒙賬單

    兩份保險也沒用!男子自行車比賽摔傷入院 看到賬單傻眼

    加州一名自行車手在一次比賽時嚴重受傷,被送進了重症監護病房,盡管他有兩份醫療保險,但仍要支付15萬元的天價醫療費。

    CBS報道,2019年,菲爾·蓋蒙(Phil Gaimon)在賓州參加奧運會資格賽時與另一名自行車手相撞。當時正以40英裏時速沖刺的蓋蒙從自行車上飛出,摔斷了七根骨頭。他被緊急送往賓州阿倫敦(Allentown)的利哈伊谷醫院(Lehigh Valley Hospital)急救,當時已失去知覺。

    蓋蒙接受采訪時說:“所以當我醒來的時候,感覺非常痛苦。我右側的所有肋骨都斷了,還有鎖骨,還有……我的肩胛骨。”

    蓋蒙在利哈伊谷醫院接受了鎖骨手術,随後轉院到紐約特殊外科醫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接受了第二次手術修複肩胛骨。

    手術後,蓋蒙一直在家中休養,順利康複,但賬單也随之而來。兩家醫院的賬單共計20萬元,他的兩份保險總共隻支付了5.2萬元,這意味着他需要自己承擔其中約15萬元。

    蓋蒙這才意識到,利哈伊谷醫院不在他的保險網絡中,他的肩部手術被歸類爲“選擇性”手術,而不是“緊急”手術,後者本來可以爲他省下一大筆錢。

    「點看」免體檢百萬人壽保險-低至$47/月

    蓋蒙說:“當你幾乎沒有精力處理任何事情的時候,他們給你寄來這些賬單。我每個月都會收到一堆賬單。我每天都收到催款通知。”

    凱撒健康新聞》主編羅森塔爾(Elizabeth Rosenthal)在接受采訪時談到了這一情況,她表示:“醫院賬單上布滿了地雷。菲爾遇到了其中的三個問題——網絡外醫院、高昂的費用,而他的最大問題是——一個州的保險在另一個州往往不很管用。”

    羅森塔爾說,蓋蒙遇到了“差額收費”(balance-billing),也就是意外賬單,在這種情況下,醫院會向患者收取保險未涵蓋的金額。她解釋稱:“你去了一家不在網絡内的醫院看病,根據許多州的意外賬單法,在緊急情況下,你隻應該被收取與在網絡内醫院相同的費用。所以,菲爾位于加州的保險公司,支付了他們認爲合理的費率……但兩家醫院都想要更多的錢,所以他們給菲爾開出了差額賬單。

    如果他在加州遇到這種事,這就是非法的,因爲加州的意外賬單法很好。但因爲他在賓州和紐約州就診,而且保險是由這些州監管的,醫院可以這麽做。”

    英文報道版請見下文:

    Cyclist’s Olympic Dream Becomes $200,000 Medical Bill Nightmare

    Phil Gaimon was racing for a spot in the Olympics when he crashed with a fellow cyclist. He sailed over the handlebars and hit the ground hard. The result: a fractured collarbone, five broken ribs, a partially collapsed lung, a broken shoulder blade and huge medical bills.
    Heidi de Marco/KHN

    It was a race in Pennsylvania that could have sent cyclist Phil Gaimon to the Tokyo Olympics; instead, a serious crash-landed the Californian in two hospitals on the East Coast.

    Gaimon knows accidents are, unfortunately, part of the sport. He had retired from competitive road cycling three years earlier, but a recruiting call came in the spring of 2019 from a coach of the USA Cycling track team.

    「點看」拜登2021美國救援計劃 (免費醫保你參加了嗎?)

    The coach needed speed for a four-man event. At the time, Gaimon was making a name for himself — and money — by mountain racing, and he was setting records.

    “It was a dream come true,” said Gaimon, 35. “A chance at a second career in racing.”

    But his Olympic dreams were short-lived. In a sprint with a pack of riders at the velodrome track in eastern Pennsylvania, Gaimon sailed over his handlebars after colliding with a fellow racer. Gaimon hit the ground hard. The result: a fractured collarbone, five broken ribs, a partially collapsed lung and a broken scapula — injuries worse than any he had suffered in the 10 years he had raced on pro road teams in the U.S. and Europe.

    An ambulance whisked him to Lehigh Valley Hospital in Allentown, Pa., which is part of the health system that sponsored the cycling event. Emergency doctors admitted the athlete, and he underwent surgery on his collarbone. He also needed surgery on his scapula (shoulder blade), which he said felt “like a collapsed taco.” But that surgery would happen days later, after he was discharged from the Pennsylvania hospital and a friend helped him find a surgeon in New York.

    He chronicled the whole ordeal on his social media channels, and soon he was recuperating — painfully, but successfully — back home. And then the bills came.

    The patient: Phil Gaimon, 35, a former professional cyclist, a YouTuber and blogger who earns most of his income through sponsorships. He paid about $500 a month for his insurance policy with Health Net through Covered California, the state’s health insurance exchange. He also had a secondary health insurance policy with USA Cycling.

    Total bills: $151,804 from Lehigh Valley Health Network and $49,526 from the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He had additional bills from various physicians. Health Net has paid approximately $27,000 to Lehigh Valley, according to Gaimon. His secondary insurance, with USA Cycling, paid $25,000 to the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and his surgeon there.

    Service providers: Lehigh Valley Hospital-Cedar Crest in Allentown, Pa., part of the nonprofit Lehigh Valley Health Network; and the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an academic medical center, in Manhattan, New York.

    Medical procedure: surgery for a fractured collarbone at Lehigh Valley Hospital and surgery for a broken scapula at the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What gives: Gaimon collided with three health system dangers in this physically and financially painful crash: an out-of-state emergency, out-of-network care and gold-plated prices from both hospitals that treated him. Gaimon said he could sell his house and pay these bills, “but I shouldn’t have to. I have insurance.”

    His situation is a scenario that many patients have encountered when they need emergency care outside their provider’s network. It’s known in medical jargon as “balance billing.” Hospitals and insurance companies without mutual contracts often don’t agree on the price of services, and the patient is left to pay the difference.

    While at least 33 states have enacted laws intended to protect consumers from balance billing, many don’t apply to out-of-state patients, said Maanasa Kona, an assistant research professor at the Center on Health Insurance Reforms at Georgetown University.

    For example, in Gaimon’s home state of California, state law protects enrollees in state-licensed health plans from balance billing, but their authority is limited to California doctors and hospitals.

    「點看」如何在確診癌症後購買人壽保險

    “These state laws depend upon the state having jurisdiction over the providers involved,” Kona said. “So nothing is going to stop out-of-state providers from sending bills and hounding the patient. It’s a major gap.”

    In Gaimon’s case, the validity of the hospital’s charges is also questionable. Lehigh Valley Health Network is notorious for big markups on care for out-of-network patients, said Dr. Merrit Quarum, chief executive of WellRithms, which scrutinizes medical bills for self-funded employers and other clients nationwide. “There’s no rhyme or reason as to how they’re charging compared to their costs,” Quarum said.

    WellRithms reviewed Gaimon’s bills in detail at the request of KHN and determined that a reasonable reimbursement for the care he received at Lehigh Valley Hospital would have been $21,000. That’s $6,000 less than what Health Net has already paid.

    In an email to KHN, Lehigh Valley Health Network spokesperson Brian Downs called the calculations by WellRithms “flawed” and said it is not appropriate to use Medicare-based rates to determine medical costs because they “are not reflective of the actual cost incurred by a provider in rendering any specific medical service.” WellRithms didn’t use Medicare rates, however. It looked up the amounts that Lehigh told Medicare it costs the health system to perform a wide range of services.

    One reason cited by WellRithms for Gaimon’s high bill: Lehigh Valley Hospital charged him $25,915 for a night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and $29,785 for a night in the burn unit, according to an explanation of benefits sent to Gaimon by Health Net in January 2020. Gaimon understood he was placed in these specialty units because of a lack of space in other parts of the hospital. But Downs, in his statement, said Gaimon needed the burn unit due to his abrasions and the ICU after his collarbone surgery.

    Still, the charges are big markups compared with the costs Lehigh reports to Medicare: $13,038.82 for an ICU patient night and $18,036.92 for a burn ICU patient night, according to WellRithms.

    “$25,000 a day for a charge for an ICU is absolutely ridiculous,” Quarum said.

    Gaimon’s $49,526 bill from the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posed other patient-billing land mines.

    Phil Gaimon knows accidents are part of his sport. He had retired from competitive road cycling three years earlier, but a recruiting call came in the spring of 2019 from a coach of the USA Cycling track team.

    Heidi de Marco/KHN

    He recalled representatives from the hospital and his insurance plan telling him that he would be billed as an out-of-network patient, but they assured him that he could file an appeal because of the extenuating circumstances. And he had secondary insurance offered by USA Cycling that would cover $25,000 for the shoulder surgery, which it did, according to billing records.

    He expected his primary insurer, Health Net, to pay some of the cost too.

    But in an Oct. 19, 2019, letter, Health Net denied Gaimon’s appeal because he “self-referred” himself to a surgeon in New York. It also described the surgery as “outpatient” even though he spent the night at the hospital. The letter went on to say the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had categorized the surgery as elective.

    Given his level of pain and the fact that surgeons at the first hospital didn’t perform the scapula surgery during his stay, he figured there was nothing “elective” about it. “I needed this surgery, and no one else could do it,” Gaimon said.

    Health Net spokesperson Darrel Ng declined to comment, saying it doesn’t comment on specific member cases, even though Gaimon gave written permission for his case to be discussed.

    A reasonable reimbursement for Gaimon’s out-of-network scapula surgery would have been $13,908, according to WellRithms. Historically, the hospital’s average charge for that surgery was nearly $11,000, even though it cost only $3,094 to perform in the year that Gaimon had his surgery, WellRithms found in the 2019 annual cost report that the hospital submitted to the federal government.

    Resolution: Battling these bills became Gaimon’s full-time job as he recovered from surgery. And almost two years after the crash, he still faces huge bills from both hospitals despite both hospitals having been paid tens of thousands of dollars through Gaimon’s insurance coverage.

    After a reporter made inquiries, a representative from the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HSS) called Gaimon, offering to help him apply for financial assistance based on his income.

    「點看」紐約植物園免費門票

    In a statement, HSS spokesperson Noelle Carnevale said, “We regret Mr. Gaimon’s dispute with his insurance provider’s classification of the surgery as elective.” And she added, “We are optimistic for an easy resolution, and look forward to celebrating his continuing achievements.”

    Gaimon spent months calling and writing letters to Health Net to persuade it to cover the emergency room visit and the collarbone surgery. So far, he has been unsuccessful.

    Congress last December passed legislation intended to protect patients like Gaimon against unexpected bills from out-of-network providers. Starting next year, when the law takes effect, patients can be charged only up to the amount of their deductible or copayment when receiving emergency care at any hospital.

    The takeaway: The federal protections against unforeseen medical bills for emergency care kick in Jan. 1, 2022. So if you travel out of state this year, you should be aware that many state-based insurance plans might not cover you fully or at all in another state.

    If you’re in possession of a surprise or balance bill for out-of-state emergency care, contact your health insurance plan and make sure representatives understand that it was an emergency. Call the hospital and ask about financial assistance or charity care.

    And be aware that the new federal law doesn’t cover everything. Should you be taken to the hospital by a ground ambulance service that’s not in your insurance plan’s network, for example, you could still be on the hook for a large bill.

    “There will always be some surprises because the hospital or the doctors are going to find a way to get you uncovered by the law,” said Gerard Anderson, director of the Center for Hospital Finance and Management at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s Bloomberg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It’s always a game of whack-a-mole.”

    Stephanie O’Neill contributed the audio profile with this report.

    Bill of the Month is a crowdsourced investigation by KHN and NPR that dissects and explains medical bills. Do you have an interesting medical bill you want to share with us? 

  • 又放新招🤭#微信全面封禁 🚫真的開始了嗎?!

    又放新招🤭#微信全面封禁 🚫真的開始了嗎?!

    #紐約安心醫保 #安心醫保聯繫方式 #微信封禁

    中國又出手了?微信突暫停新用戶註冊 騰訊股價大跌9%

    中國騰訊集團旗下通訊軟體微信突然暫停新用戶註冊,官方宣稱是為了技術升級,不過外界質疑這可能是受到中國政府打壓所祭出的措施,騰訊在香港證交所的股價也因此大跌9%

    近期有許多中國網友反應,微信新帳戶的註冊功能已經遭到關閉,騰訊官方回應指出,平台正在進行技術升級,以符合相關法律和規範,期間將暫停新帳戶註冊,預計8月初完成升級後就會恢復。

    由於中國政府近期大動作打壓國內科技公司,包括阿里巴巴、騰訊等科技巨頭都陸續遭到反壟斷調查,導致好幾億美元的損失,騰訊還是最近被強制下架「滴滴出行」的第三大股東。許多市場分析師及投資者擔憂,政府越來越嚴格的監管措施將重創中國科技產業。

    騰訊日前才因為收購中國音樂集團,遭監管單位依據反壟斷法裁罰50萬人民幣,並要求騰訊解除獨家音樂版權。這次微信暫停新帳戶註冊的消息傳出後,騰訊在港股收盤時大跌約9%。騰訊股價距上週五收盤已下跌超過15%,市值減少近6千億美元。

    「點看」拜登2021美國救援計劃 (免費醫保你參加了嗎?)

    我們的聯繫方式

    鑒於上述中國禁止微信新用戶註冊的消息,不禁令人擔心微信之後可能會被全面封禁,而導致客戶與我們聯繫造成不便。

    所以在此跟大家分享我們(除微信以外的)其它聯繫方式

    「點看」安心醫保 聯繫方式

  • 在美國心理❣️精神科醫生英文🌱怎麼看?診治🍀費用詳解

    在美國心理❣️精神科醫生英文🌱怎麼看?診治🍀費用詳解

    在美國心理醫生怎麼看?精神科醫生英文、診治、費用詳解

    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不少小伙伴已经居家隔离几个月,有的人可能会对未来感觉迷茫,焦虑烦闷,各种负面情绪不断浮现。其实许多人不时都会遇到一些心理健康问题,有的能很快自我调节,而有些则难以缓解,如果一直不重视,这些精神健康问题可能会越来越严重,最终变成心理疾病。

    所谓“心药还需心药医”,当心理健康受到影响的时候,就需要精神科医生/心理医生的专业帮助。什么情况有必要看精神科医生?在美国怎么看心理医生?看心理医生费用多少?

    「點看」紐約州特別救濟計劃(免費或廉價)

    四大疫苗 (輝瑞/莫德納/阿斯利康/強生) 接種攻略


    輝瑞,莫德納,阿斯利康,強生 四大疫苗分析
    究竟哪個最好?接種事故和副作用?哪個疫苗最安全?該怎麼選擇?

    心理疾病小科普

    心理疾病/精神疾病 是什么

    精神疾病英文Mental illness,也称为心理健康障碍,泛指会影响到人的思维、情绪和行为的疾病。常见的精神病有:

    其实精神疾病/心理疾病跟感冒发烧之类的生理疾病一样,都是疾病的其中一种。心理疾病会使人痛苦,并会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心理疾病都可以通过谈话疗法/心理疗法(psychotherapy)和药物的组合来控制症状。

    心理疾病症状

    精神疾病/心理疾病症状

    心理疾病很常见,约有五分之一的成年人都患有精神疾病。精神疾病并无年龄限制,从童年到成年人都可能患上,但大多数情况都是从早期开始的。

    根据不同的情况,心理疾病有很多不同的症状,但都会影响到人的情绪、思想和行为。常见的心理疾病症状包括:

    • 感到悲伤或沮丧
    • 感到无助或绝望
    • 思维混乱或难以专注、健忘
    • 过度的恐惧或担忧,或极度内疚
    • 情绪高低极端变化
    • 远离人们和日常活动,不合群
    • 麻木或觉得什么都不重要
    • 非常疲倦、精力低落或入睡困难
    • 脱离现实、有妄想症或幻觉
    • 无法应付日常问题或压力
    • 有一些持久的想法和记忆无法摆脱
    • 过量吸烟、酗酒或吸毒
    • 饮食习惯变化很大
    • 性欲变化
    • 对家人和朋友大吵大闹、甚至打架
    • 极度愤怒、敌对或暴力
    • 有伤害自己或伤害他人的想法
    • 有时,心理疾病症状也会表现为生理问题,例如胃痛、背痛、头痛或其他无法解释的疼痛。

    「點看」免體檢百萬人壽保險-低至$47/月

    如果发现有任何心理疾病的症状或表现,就需要咨询自己的家庭医生或心理健康专家。大多数心理疾病并不会自行改善,如果不加以治疗,心理疾病可能会随着时间延长而恶化,引起严重的问题。

    心理疾病成因

    心理疾病原因

    心理疾病的具体成因不明,但大多认为跟遗传因素、生理因素以及环境因素有关。以下情况可能会增加患上精神疾病的风险,例如:

    • 父母或兄弟姐妹等血亲有精神病史;
    • 生活压力大,例如有财务问题、有亲人死亡或离婚;
    • 患有长期的慢性疾病;
    • 有严重的颅脑外伤,例如猛烈撞击头部而导致的脑损伤;
    • 有创伤经历,例如经历战争;
    • 使用酒精和毒品;
    • 童年时遭受过虐待或忽视;
    • 朋友很少或缺乏健康的人际关系;
    • 以前患过心理疾病等

    心理疾病预防

    精神疾病并没有确定的预防方法,但如果患上精神病,采取措施控制压力、增强自己的适应能力和增强自信心会有助于控制症状。

    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维持心理健康/精神健康:

    • 定期检查身体
    • 发现有心理健康问题征兆时,寻求专业帮助
    • 结交好的朋友,保持与他人联系
    • 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 注意健康饮食
    • 保持充足的睡眠
    • 定期锻炼身体
    • 做义工帮助他人
    • 培养对应压力的技巧

    美国亚裔的精神健康问题

    亚裔不重视心理健康
    据NLAAS最新的统计数据表示,17.30%亚裔美国人在一生任何时间里曾经患有精神疾病,然而亚裔人想寻求心理医生帮助的可能性比其他美国人低三倍。

    「點看」亞裔種族仇恨事件

    亞裔為美國作出的貢獻


    近來一連串的種族歧視和仇恨事件,相信令很多人都不安心。尤其亞裔受到很多不公平的對待和傷害!
    其實很多亞裔在美國甚至全球都有作出傑出的貢獻,歡迎查閱和轉發他們的光榮事跡!
    马里兰大学2007年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当地亚裔美国社区人群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 在学业上面对父母望子成龙的压力;
    • 在许多亚洲文化里面,“精神病”都会被视为禁忌,因此大多数亚裔人更倾向于否认自己有精神疾病,讳疾忌医;
    • 承受“少数族裔模范生”的刻板印象的压力;
    • 承受传统文化价值观里的家庭义务;
    • 承受种族和文化背景歧视;
    • 难以平衡两种不同的文化并发展出双文化的自我意识。

    由于亚裔文化里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负面污名化,亚裔美国人对可利用的资源和服务也缺乏认识,或者有语言障碍等原因,大多数年轻的亚裔美国人更倾向于从个人网络(例如密友、家庭成员和宗教社区成员)寻求支持,而不是出于心理健康方面的考虑寻求专业帮助。

    美国精神科医生

    美国精神科医生/心理医生

    心理健康医师

    如果发现有精神健康问题的病症,就需要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在美国,可以向以下类型的医生寻求关于精神健康的专业帮助:

    • Primary Care Doctors 家庭医生:大部分家庭医生可以初步诊断精神健康方面的问题,并给予基础治疗,有需要的话家庭医生也可以再推荐转诊给更专业的心理专家。
    • Psychiatrist 精神科医生:专门研究心理健康的医生,有医学博士(MD)或整骨医学博士(DO)学位。主要负责诊断、治疗和帮助预防精神、情感和行为障碍,精神科医生有权处方药物。
    • Psychiatrist Nurse Practitioner 精神科护理医师:从事心理健康的高级注册护士,拥有护理学硕士(MSN)或执业护士博士(DNP)学位,可以帮助患者应对各种心理疾病和精神障碍,有处方权。
    • Psychologist 心理学家/心理治疗师:接受过心理学方面的训练,拥有博士学位(PhDPsyD或EdD等)。心理学家主要通过咨询方式来评估和治疗,可以帮患者处理从人际关系问题到精神疾病等一系列的问题;但在大多数州心理学家没有处方权,不能开药。
    • Therapist、Counselors、Clinicians 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心理顾问:通常拥有精神健康方面的硕士学位,可以评估患者心理健康,通过对话沟通的方式提供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缓解工作压力、成瘾、婚姻、家庭或一般压力等一些列问题。心理治疗师通常专长于某一方面,比如婚姻家庭问题、成瘾问题、通过艺术治疗等等。
    • Clinical Social Workers 临床社工:拥有社工硕士学位,并且需要完成额外课程和临床培训,是专注于评估、诊断、治疗和预防精神疾病、情绪和其他行为障碍的一类社工。
    • Psychoanalysts 心理分析家:根据Sigmund Freud的理论和实践来帮助患者的精神科医生、心理学家或社工等的统称。心理分析是一种在人的潜意识记忆中寻找其情绪困扰的方法,心理分析师通常会使用谈话疗法,有处方权的精神科医生也可能会推荐药物治疗。但心理分析师的职称和证书并没有统一标准,不受联邦或州法律保护。

    美国心理治疗费用

    undefined

    在美国看心理医生并不便宜,价格也因地区和具体诊所医师而定。一般来说,Psychiatrist精神科医生的问诊价格最贵,首次咨询需要$300-$500,后续预约的咨询费用大概为$100/小时。

    「點看」乳癌成因,症狀,治療資訊

    心理专家 每次心理咨询费用
    Psychiatrist $100 – $300
    Psychologist $70 – $150
    Counselor $20 – $80
    心理治疗类型 每次心理咨询费用
    Individual Therapy $70 – $150
    Couples Therapy $70 – $250
    Marriage Counseling $70 – $250
    Group Therapy $30 – $80
     Depression Therapy $100 – $200
    Grief Counseling $70 – $150
    Sex Therapy $100 – $200
    Anger Management $50 – $150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100 – $200
    Art Therapy 免费 – $100

    企业提供的集体医疗保险和ACA医疗保险(俗称奥巴马医保)基本上都会提供精神健康以及药物滥用障碍方面的诊疗报销。通常医保报销后,看心理医生的copay跟看其他专科医生类似,精神科医生处方的药物也会根据医保计划报销。

    医疗保险 每次心理咨询费用
    有医保 $20 – $50
    无医保 $50 – $250

    但是有医保的小伙伴们最好也先向保险了解清楚,例如哪些医生在网络内,有没有deductible、免赔额是多少,另外关于精神健康疗程方面有没有次数限制等等。

    看心理医生的省钱方式

    在校和在职的小伙伴们可以查询自己学校或者公司有没有提供相关的心理咨询服务。

    没有保险的小伙伴们可以咨询诊所是否提供“Sliding scale fee”选项,也就是心理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收入情况减少收费。以下几个网站都可以搜到一些收费较低的心理医师和诊所:

    一些社区诊所也会提供免费或低收费的精神健康服务,这些诊所里可能会有一些心理学的在读学生实习,可以通过NAMI(美国精神健康联盟)官网搜索相关资源。

    心理健康App

    • BetterHelp:专业心理医生在线问诊App,月费订阅方式,价格$80-$100/周。
    • Talkspace:专业心理治疗师在线问诊App,月费订阅方式,价格$65-$100/周
    • Headspace:学习冥想技巧,现失业人士可获一年免费订阅,年费$69.99或月费$12.99。
    • Calm:学习放松的技巧,改善睡眠质量,Kaiser Permanente会员免费,年费$69.99。
    • StopBreathe&Think:学习平静内心的活动,20个免费活动,付费可解锁高级会员功能,年费$58.99或月费$9.99。

    「點看」2021最新美國癌症醫院排名

    心理健康危机热线

    遇到心理健康危机问题,以下这些联系方式或许能帮上忙:

    • 911 – 拨打911紧急电话适用于紧急情况,比如有即时生命危险。
    • National Suicide Prevention Lifeline:拨打800-273-TALK (8255),如果你或你认识的人有自杀倾向或处于其他危机中,可以拨打这个免费热线,会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危机处理人员24/7接听。
    • Crisis Text Line 危机短信:发送短信“NAMI”至741-741,可以24/7免费与专业顾问发短信交流。
    • National Domestic Violence Hotline:拨打800-799-SAFE (7233),24/7为遭受家庭暴力或寻求资源和信息的任何人提供保密支持。
    • National Sexual Assault Hotline:拨打800-656-HOPE (4673),为性侵受害者提供24/7帮助,可以提供一系列的服务,也可选网络聊天形式。

    写在最后

    小伙伴们对精神疾病有什么样的看法呢?大家有发现过自己或身边人有心理健康问题的症状吗?你会选择寻求专业的心理医生帮助吗?欢迎大家在评论里分享你的看法。

  • 在美国如何在线看病?什麼病都能在线看診嗎?美国有什麼网上看病平台

    在美国如何在线看病?什麼病都能在线看診嗎?美国有什麼网上看病平台

    在美国如何在线看病?什麼病都能在线看診嗎?美国有什麼网上看病平台

    疫情之下,如果遇到身体不适的情况,去看医生安全吗?美国疫情爆发后,不少普通诊所关闭,但也令“云看病”、“在线问诊”等远程看病方式更加流行。

    所谓在线问诊,就是通过App或网络视频等方式与专业医护人员互动,不用去医院诊所,在家里就能看医生。比起预约一般门诊,美国的网上问诊预约时间通常都更短,可以更快看到医生;而且疫情期间也可以减少出门接触病毒的风险。

    在美国如何在线看病?在线问诊适用于什么情况?医疗保险是否能报销?价格如何?

    四大疫苗 (輝瑞/莫德納/阿斯利康/強生) 接種攻略


    輝瑞,莫德納,阿斯利康,強生 四大疫苗分析
    究竟哪個最好?接種事故和副作用?哪個疫苗最安全?該怎麼選擇?

    「點看」免體檢百萬人壽保險-低至$47/月

    美国在线问诊

    在线问诊英文

    在线问诊英文

    在线问诊英文是Telemedicine,除此以外还有以下这些表达方式:

    • Telehealth
    • Virtual Care
    • Virtual Visit
    • mHealth
    • eHealth

    当你看到类似的词汇时,通常就表示会有提供在线医疗服务。

    在线问诊可以看什么病?

    美国在线问诊

    足不出户可以获得医疗服务当然很方便,但是由于普通人家里并没有专业检查仪器,云看病也有不少的限制。但对于一些常见简单病症,在线问诊大多已足够解决问题,例如:

    「點看」紐約州特別救濟計劃(免費或廉價)

    • COVID-19筛查:如果小伙伴们有需要做新冠检测,通过在线筛查方法预约检测可以减少传播病毒的风险。
    • 手术后复诊:很多时候手术后复诊是为了确认恢复良好,远程问诊可避免患者舟车劳顿更有利于休息恢复;
    • 发烧感冒:大多数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不一定需要药物治疗,远程看病可以咨询医生关于注意事项和非处方药推荐;
    • 上吐下泻:呕吐和腹泻通常未必需要治疗,医生可以通过远程询问情况作出初步判断并且提出建议,必要时也可处方药物;
    • 皮肤问题:对于类似青春痘、过敏出疹子之类的皮肤问题,医生可以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初步作出判断,提出建议并处方药物;
    • 慢性病:对于部分慢性病,例如高血压等,患者可以在家中自己测试,医生可以通过结果远程判断处方药物;
    • 心理疾病:心理治疗大多通过对话交谈的方式进行,在线问诊的方式对大部分患者来说可能更便利;
    • 处方药物:在线问诊的医生大多都有处方权,医生可以远程判断病症处方药物,也可以授权refill处方。

    然而,如果有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及时治疗的话,比如心脏病发、严重受伤等等,在线问诊并不能帮上忙,还是看急诊更合适。

    亞裔為美國作出的貢獻


    近來一連串的種族歧視和仇恨事件,相信令很多人都不安心。尤其亞裔受到很多不公平的對待和傷害!
    其實很多亞裔在美國甚至全球都有作出傑出的貢獻,歡迎查閱和轉發他們的光榮事跡!

    医疗保险能报销在线问诊吗?

    在线问诊英文

    五大保险公司:AetnaCignaBlue Cross Blue ShieldHumanaUnited Healthcare,都有一定形式的远程医疗福利,其他很多商业医疗保险也有提供类似的福利。

    受COVID-19影响,美国医疗保险政策也作出了好些改动,部分保险公司有因应情况增加了在线问诊的报销,但具体还是要看保险计划而定。

    Medicare(红蓝卡)因疫情临时放宽了在线问诊的报销条件,基本上会按门诊报销;而Medicaid(白卡)是由各州独立运营,所以报销规则根据各州而定。

    建议小伙伴们选择在线看病前先咨询保险客服,看看自己的保险计划能否报销在线问诊的费用,报销多少,有没有特别限制等。

    美国网上问诊平台

    网上问诊平台

    原诊所在线问诊服务

    受前段时间居家令影响,很多门诊关闭,但也有很多诊所开通在线问诊服务。可以先查看诊所有没有提供网上问诊服务会更好,美国有40个州和DC已通过远程医疗平价法案,要求商业医疗保险公司按照门诊的规则同等报销远程问诊服务。

    「點看」亞裔種族仇恨事件

    本地医院诊所提供的在线问诊可能像门诊一样有上班时间限制,然而如果晚上或者周末突感不适,美国也有很多网上问诊平台可以提供24×7服务,部分也接受保险报销。

    医疗保险在线问诊服务

    主流商业保险公司很可能已为客户提供在线问诊的福利,有医保的小伙伴们也可以看看保险官网有没有相关链接。比如:

    MDLive

    MDLive提供24×7服务,可下载App,免费注册会员后,可预约专业医生互动,具体问诊价格根据保险而定,可以应付一些突发小病痛,皮肤问题以及心理咨询。

    Doctor On Demand

    DoctorOnDemand也是类似的在线问诊App,接受主流医疗保险,提供合作商家员工折扣,无保险的话,普通问诊$75/次,心理医生首次咨询$299,后续心理治疗$129/次。

    Amwell

    Amwell提供多种情况的在线问诊服务,接受主流医疗保险,无保险普通问诊$79/次,心理咨询$269,心理治疗$99~110/次。

    Spruce

    Spruce App是专为医生与病人交流而设计的一款通讯App,如果主治医生开通了Spruce服务,患者就可以通过这个App发信息图片给医生,甚至视频通话,按月收费,月费$24起,有14天免费使用。

    「點看」2021最新美國癌症醫院排名

    Lemonaid

    Lemonaid更适合比较了解自身情况需要医生处方药物的小伙伴,官网上已列出多种常见情况,只要填写问卷,由注册医生审核后就可以直接邮寄药物到家,多数服务医生咨询费用只需$25/次

    HeyDoctor by GoodRx

    HeyDoctor by GoodRx是免费处方药折扣网GoodRx提供的在线问诊服务,无须保险,每次问诊价格$20起,可为部分地区的成年人免费提供新冠筛查服务

  • 每天450克白米饭,糖尿病风险升20%! 但中国人例外

    每天450克白米饭,糖尿病风险升20%! 但中国人例外

    每天450克白米饭,糖尿病风险升20%! 但中国人例外

    眼瞅着身边的糖尿病人越来越多,很多人突然不知道怎么吃主食了。

    在糖友的一日三餐饮食中,最关键的就是主食怎么吃了,而米饭作为大江南北餐桌必备的主食之一,到底还能不能吃了?

    最近发表在Diabetes Care上的一项新研究试图解答大家的困惑。

    横跨全球21个国家超13万人的研究

    这项研究使用了前瞻性城乡流行病学(PURE)研究的数据,横跨全球纳入了来自21个国家或地区的数据,涉及超过13.2万名参与 者。

    既包括中国、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等特别爱吃米饭的人们, 也有不少来自加拿大、瑞典、南非等不爱吃米饭的人们。

    研究发现,全世界的人们多多少少都会吃点儿大米,每天的中位摄入量是128g米饭。

    「點看」最新-美國排名最佳的癌症醫院

    中国人每天大概吃四两饭(约200g),而来自印度、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的南亚人民对于米饭更为狂热,每天能吃到630g米饭。
    在随访的9.5年,共有6129名参与者被诊断为糖尿病

    结果表明:与每天白米饭摄入量不足150g的人群相比,每天能吃饭吃到450g以上的人群,其糖尿病风险显著增加,增幅为20%。

    这一结论在世界各地屡试不爽,在南亚最为明显,饭吃得多甚至可以让糖尿病风险增加61%,而在东南亚、中东、南美、北美、欧洲和非洲,患糖尿病的风险也会随着吃饭吃得多而增加。

    「點看」癌症與腫瘤的區別

    但是,幸运的是,白米饭到了中国似乎就“不灵”了。与每天白米饭摄入量不足150g的中国人相比,每天吃150-300g饭与糖尿病风险增加无关,每天吃300-450g饭似乎与糖尿病风险增加有关,但吃饭吃得超过450g时又提示无关。

    总而言之,对中国人而言,并没有发现吃饭吃得越多,糖尿病风险越高的现象。

    该研究认为,中国人的饮食结构更加健康,比如摄入更多的蔬菜、豆类,“缓冲”了白米饭的升血糖作用。
    但这不意味着糖尿病人就可以放心大吃特吃。虽然在中国人中没有发现白米饭吃得多与糖尿病有关,但天天猛吃白米饭似乎也不是个长久之计……

    不可否认的是白米饭的确是一种血糖指数较高的食物。

    「點看」美國防癌險

    精白米饭的升糖指数为83,而绵白糖的升糖指数为84,也就是说吃白米饭后升血糖的速度堪比吃糖。

    大量摄入白米饭之后可能会导致餐后血糖升高,进而导致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以维持正常血糖。久而久之,胰岛β细胞就可能衰竭, 进而出现糖尿病。

    这些年白米饭背的“黑锅”

    身为大部分中国人都喜欢的主食,米饭这些年来没少被流言蜚语中伤。

    流言 1
    吃白米饭容易胖

    白米饭是一种高热量食物,而且消化速度很快,常以其为主食非常容易长胖。
    ◉ 真相:
    容不容易长胖不仅和食物热量相关,还跟吃下去的数量相关。如果害怕长胖,把一半白米饭换成全谷物和薯类是个很好的选择。

    「點看」重疾險對比分析

    流言2
    白米饭是垃圾食品

    流言称,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垃圾食品的定义:高糖、高热量、低蛋白质、低维生素、低矿物质、低纤维,白米饭是最符合垃圾食品的食物。
    ◉ 真相:
    没有所谓的“垃圾食品”,只有“垃圾搭配”。我们吃饭时不光吃白米饭, 一般都会与蔬菜、豆制品、肉类搭配。

    流言 3
    白米饭会导致肺癌

    流言称,有研究发现每日摄入最高升糖指数食物的人,患肺癌的风险比最低者高49%。米饭作为一种高升糖指数的食物,也被扣上会导致肺癌的罪名。

    「點看」乳癌成因,症狀,治療資訊

    ◉ 真相:
    这项研究的结果只表明高升糖指数和肺癌的发病风险有相关性, 而非因果性。
    举个例子:某项调查数据发现,医院是排在心脏病、脑血栓之后的人类第三大死亡原因。这个结论很可笑,因为去医院的人都有疾 病,死亡的风险自然要比不去医院的人高不少,但并不能说明是医院导致了死亡。
    同样,我们也不能认定高升糖指数的白米饭会导致肺癌。

    糖尿病人怎么吃主食更健康? 主食粗细搭配

    为了让大米看上去更白、更有光泽、口感也更好,我们现在常吃的米去除了谷皮和胚芽。因此大米中的膳食纤维、营养物质剩下得 少,留下的主要是淀粉类和少量蛋白质。


    为了弥补这种营养损失,不妨在每次煮米饭时加一点粗粮,能让单调的米饭更有营养。

    1 糙米

    比起精白米,糙米的颜色偏黄,正是因为这一层微黄的谷皮、胚芽,糙米也就富含了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煮米饭时多加一小把糙米,能够帮助消化,减少糖分转化,对控制血糖有益。

    2 紫米黑米

    紫米富含赖氨酸、色氨酸、维生素B1等多种营养物质,以及铁、锌、钙等人体所需矿物元素。

    黑米含锰、锌、铜等无机盐以及叶绿素、花青素等营养成分,煮饭时加入可健脾养胃,适合病后调理。

    3 燕麦

    燕麦富含膳食纤维和多种维生素,且氨基酸构成相对合理。
    煮饭时用燕麦代替一部分大米,煮出的饭更黏更软糯,对中老年人来说,不仅有助于肠道蠕动,也能更好控制血脂,保护血管健康。

    「點看」新冠肺炎保險

    4 红小豆

    红小豆中含有丰富的钾元素,是典型的高钾低钠食物。中医认为,红小豆能利湿利尿、消除水肿。

    5 芸豆

    红芸豆是一种难得的高钾、高镁、低钠食品,放入米饭中食用, 对于“三高”、动脉硬化等心脏病的人来说有很好的保健效果。此外, 红芸豆富含花色苷,有抗氧化功效。

    6 绿豆

    绿豆的蛋白质含量高于谷类,而且其蛋白质对于清除体内重金属有效,可增强机体免疫力。

    「點看」綠卡保險

    7 红薯

    红薯中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和膳食纤维,能够刺激肠道蠕动,帮助排便。如果长期有便秘困扰的人,可以试试煮米饭时加红薯,有助于提高身体新陈代谢的效率。

    多数杂粮不易煮烂,最好提前浸泡。使用电压力锅煮米饭可以减少营养流失,口感也会更加软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