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COVID

COVID

  • 【🥳長者免費居家檢測盒】👵🏻紅藍卡Medicare將報銷居家檢測費用

    【🥳長者免費居家檢測盒】👵🏻紅藍卡Medicare將報銷居家檢測費用

    紅藍卡Medicare將報銷居家檢測費用

    美西時間2月3日,據報導,拜登政府週四宣布,從初春開始,6400萬享受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俗稱紅藍卡)的人將可以在某些藥店領取免費的新冠居家檢檢測劑盒。

    拜登政府宣布,從1月15日開始,享受醫療保險的人每個月將獲得至多8盒免費的新冠家庭檢檢測劑盒。

    這將是醫療保險首次為參保者提供免費的非處方檢測,醫療保險將直接向藥店和其他實體支付費用,讓參保者獲得免費檢檢測劑盒。

    這一舉措旨在回應國會議員和倡導團體數週以來的批評。他們認為,總統拜登上個月發布的一項要求私人保險公司支付新冠居家檢測費用的行政令不夠,因為針對老年人和殘障人士的聯邦醫療保險被排除在外。聯邦醫療保險計劃覆蓋了6,100多萬美國人,其中大多數是老年人。

    但據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Centers for Medicare and Medicaid Services)稱,週四,政府提到了“擴大覆蓋面的重要性”,並確定了一種為傳統和私人醫療保險計劃的參保者支付檢測費用的方式。

    在初春,民眾能夠從藥店和其他供應商那裡獲得家庭檢檢測劑盒。在那之前,醫療保險受益人可以通過政府運營的新網站CovidTests.gov訂購居家檢檢測劑盒。

    醫療保險受益人還可以在2萬多個免費檢測站點進行新冠檢測,醫療保險還包括基於實驗室的PCR檢測和醫生和其他從業人員要求的快速抗原檢測。

    從1月15日開始,拜登政府的強制令呼籲擁有私人健康保險的人每月一定數量的免費檢檢測劑盒。一些專家說,由於美國支離破碎的醫療保健系統,聯邦政府迅速擴大家庭檢測的計劃將面臨挑戰。

    凱撒家庭基金會醫療健保項目負責人的紐曼(Tricia Neuman)說:“這是向前邁出的一步,但現在說聯邦醫療保險受益者能夠多容易地獲取免費檢測還為時過早。這將取決於有多少藥店有資格參與該計劃,這些藥店和供應商是否為所有社區服務,以及該項目推進的速度。”

    紐約州新冠疫情喜訊 紐約州Omicron變種疫情已…

    紐約州長霍楚(Kathy Hochul)14日表示,本輪Omicron變種病毒疫情已顯出傳播緩和的趨勢,儘管住院人數和死亡人數繼續增加,但檢測陽性率已開始下降,這一輪疫情正越過高峰,可以看到「希望的曙光」。

    州府數據顯示,全州單日檢測陽性率已經連續多天下降,10日降至20%以下,為近一個月來首次,10日新增確診病例為聖誕節以來首次低於5萬人;同時,全州七天平均每10萬人感染率數字也趨穩。

    「是的,陽性率的確正在下降,我們可能正在越過疫情高峰,但現在還不是終點。」霍楚說,「但這對我而言,可說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目前紐約市仍然是全州新增病例最多的地區,長島緊隨其後,這兩個地區也是全州成年人接種率最高的地區,同時也是檢測最多的地區。

    不過,全州新冠住院人數繼續上升,目前已達1萬2540人,為2020年4月27日以來新高;11日新增死亡160人,創下疫苗全面開打以來新高,但仍遠低於首輪疫情創下的單日近800人的死亡紀錄;這兩項數據均為落後指標,隨著檢測陽性率越過高峰期,住院和死亡數據預計未來幾周仍將增加。

    霍楚說,保有醫療資源仍是州府抗疫的重心工作;但目前住院率仍然太高,醫療資源較少、疫情未達高峰的地區更難應對。

    霍楚舉例說,紐約市和長島的住院率雖然很高,但醫療資源並未到達緊張狀態,但上州五指湖、中紐約、莫霍克山谷等地區,醫療資源卻已告急;她已要求上述地區醫療機構,未來兩周繼續暫停必要手術。

    但霍楚也說,數據顯示,並非所有新冠住院人士的住院,首要原因是感染新冠病毒;截至9日,全州約有58%的新冠相關住院者是因新冠住院,其他則是在正常入院檢查時偶然發現感染新冠。

    州府表示,這說明無症狀感染者和輕症人群大量存在,也讓基礎病患者感染的風險大幅增加,同時意味著可能有大量感染者未被檢出。

    州府此前要求,進入不檢查接種紀錄的室內公共場所人員須配戴口罩;霍楚表示,目前的疫情出現新趨勢,州府正考慮延長口罩令,此前州府表示口罩令的實施期限到2月2日。

    她表示,預計本輪疫情在上州可能繼續升溫,屆時州府將考慮不同地區的疫情形勢,分區域解除口罩令。

    「點看」拜登紐約救援計劃 (免費醫保你參加了嗎?)

    長島教師為未成年人非法注射疫苗😱被停職 恐判最高四年刑期

    據報導,長島一位老師被指控在未經青少年父母同意的情況下,於家中對一名 17 歲男孩非法注射 COVID-19 疫苗。目前,該老師已經被停職。

    據Nassau郡警方稱,現年 54 歲的勞拉·拉索 (Laura Russo) 不是醫生,也未被授權可以向他人接種疫苗。因為這場在新年前夕發生的事故,她在其濱海的家中被捕。

    根據該地區的網站,Russo 是新海德公園 Herricks 公立學校的一名科學教師。經調查發現,Russo 家裡有一瓶經批准的 COVID-19 疫苗,但目前尚不清楚她是從哪裡得到的。事情起因是Russo 的兒子有一個朋友向她要疫苗,因為他的母親不想讓他接種。然而,在這名青少年打完針離開之後,他告訴了他母親注射疫苗之事,警方由此得到了通報。

    這名老師似乎給這名青少年註射了單劑強生疫苗,但強生疫苗僅適用於 18 歲或 18 歲以上的美國人。根據紐約州教育法,Russo 被指控未經授權從事某種職業,在收到一張出庭罰單之後她被釋放。警方稱,她將於 1 月 21 日出庭受審。

    新冠疫情:美國與法國單日新增確診數雙雙再創紀錄

    隨著新冠病毒奧米克戎(Omicron)變種持續擴散,美國與法國均報告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數字創下自全球大流行開始以來的最高紀錄。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報告,美國在當地時間周一(12月27日)報告超過44萬宗新增確診病例。

    不過,官員表示,由於在聖誕期間的病例報告有所延遲,這些數字有可能「高估」了實際情況。

    與此同時,法國的單日新增病例還創下歐洲國家歷來最高的一次。

    法國在當地時間周二(12月28日)報告有179807宗新增感染病例,衛生部長韋朗(Olivier Véran)較早前警告,「一切跡象表明」至1月開始時,法國將可能出現多達25萬宗單日新增確診病例。

    但是在美國,疾控中心一名發言人向新聞網站「政客」(Politico)表示,相關的單日數字可能是「高估」一狀況,因為在聖誕期間檢測中心關閉,相關報告有所滯後,同時表示病例數字「在新年之後將會趨於穩定」。


    12月27日,一名女性在美國紐約接受病毒檢測。

    意大利、希臘、葡萄牙和英格蘭等地均在周二報告出現破紀錄的單日新增確診。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其每周的新冠疫情更新報告中警告,奧米克戎變種的風險「仍然非常高」。

    據周二發佈的更新報告指,在12月26日之前的一個星期內,各種病毒株的新冠病毒新增感染病例在全歐洲上升了57%,在美洲地區則上升了30%。

    研究顯示,奧米克戎變種較德爾塔(Delta)變種溫和,感染者需要入院的機會也低30%至70%。但是人們仍然擔心,這種具有高度傳染性的變種所造成的感染數字之高,本身就足以令醫院無法應付。

    紐約市2022年時代廣場倒數如常舉行!

    新年將至!先預祝各位新一年身體健康!順心如意!

    雖然疫情並沒有消減,反而不斷變種變強!但大家仍然要保持樂觀心態,不要被疫情打垮!

    在這新年前夕,很多人最關心的就是紐約的時代廣場新年倒數究竟該不該如常舉行呢?

    在美國新年倒數是大事情,有些身處外州的人為了這個倒數,也會專門坐飛機過來紐約,住酒店,就為了能參加這個盛事!不過因為疫情關係,很多人對於這個倒數該不該繼續舉行抱有懷疑的態度。

    但我們的紐約市長白思豪,剛公佈了說今年的倒數將如常舉行,他的任期只是到2021年年底。那就是只做完這兩天,會不會因為這樣所以他才堅持舉行倒數,希望更多人受到感染呢?大家自己想想吧~

    12月31日前打加強針發$100!紐約市再推激勵措施

    美國中文網報道 紐約市長白思豪周二宣布,即日起至12月31日,在市營疫苗點接種加強針的紐約客均可獲得100元的獎勵。
    另外,在SOMOS與市府合作的疫苗點接種的民衆,也有資格獲得100元的獎勵。
    紐約市府的指南顯示,如果民衆在12月21日至31日期間,在紐約市營的疫苗點獲通過市營的“居家疫苗項目”(in-home vaccination program)接種加強針,就有資格獲得一張100元的預付借記卡。
    在接種完加強針5天内,一張網上預付借記卡将發至民衆預約或接種時留的電子郵箱。如果沒有留電子郵箱,一張實體的借記卡将在4周内郵寄至民衆接種時留的地址。
    另外,通過紐約市府網站預約時,符合資格的疫苗點将顯示“可領取100激勵”字樣。

    在接種完加強針5天內,一張網上預付借記卡將發至您預約或接種時留的電子郵箱。如果沒有留電子郵箱,一張實體的借記卡將在4週內郵寄至紐約人種時留的地址。

    紐約市市營疫苗點列表請點擊這裏

    通過紐約市府網站預約時,符合資格的疫苗點將顯示“可領取100激勵”$100 Incentive available字樣。

    或掃描以下二維碼進行預約
    白思豪公布的數據顯示,170萬紐約市民已經接種了加強針。
    白思豪在周二的記者會上表示:“紐約市已經準備好爲所有人接種加強針,這将是我們渡過充滿挑戰性的未來幾周的方式。”他同時表示,紐約市不會再進入封鎖。
    紐約州周一公布的數據顯示,該州單日新增新冠病例23391例,這是上周五以來紐約州的新冠新增确診連續第4天創疫情以來新高。當日紐約州長霍楚重申,公校不會關校。
    在紐約市,周一報告的新增病例爲15245例,連續第二天創下疫情以來新高。其中,曼哈頓新增5681例,布魯克林新增4813例,皇後區新增2788例。
    另外截至周一,紐約州确診了192例Omicron變種病例,其中大約五分之一位于紐約市。不過,由于紐約州僅對3.6%的陽性樣本進行了測序,專家認爲,實際的Omicron病例數要遠遠更多。

    「點看」拜登紐約救援計劃 (免費醫保你參加了嗎?)

    白宮公佈批發15億以增加醫護資源👏讓大家都有免費醫保🤩

    白宮宣佈批發15億元用以增加醫護資源,如培養或聘請更多醫生/護士,因為現在的醫護資源真的是供不應求!

    不論是因為疫情已經有一段長時間,病患數量一直增加,又或者是因為強制接種疫苗的規定出來而導致部分醫護人員被逼離職。

    所以政府只能批發更多的錢進行這方面的補缺,如果你們還沒有免費醫療保險,請盡快聯繫我們!

    ☎️ 點擊致電咨詢

    兒童打疫苗 也獎勵100元

    五歲至11歲兒童即日起可開始接種輝瑞新冠疫苗(Pfizer),市長白思豪(Bill de Blasio)4日表示,兒童接種新冠疫苗也適用於接種激勵政策,前往市府下屬接種點打疫苗的兒童將獲得100元獎勵。

    「重要提醒」相信很多家長們都從學校處得知消息就是學校也可以直接幫小朋友接種疫苗,但大家請記得學校接種的第一針疫苗是沒有100元獎勵的!!!並且學校只會提供第一針,第二針需要家長帶小孩到其它接種點注射的。

    如果各位想要獲取這100元獎勵,可以通過市府網站vax4nyc.nyc.gov預約接種後,市府將通過電郵或郵寄給每位預約者發放預付卡;第一針接種完成後,市民可返回網站vax4nyc.nyc.gov/incentives登記領取獎勵,100元將被存入卡中。

    還有不清楚的家長也不用擔心,當你預約接種了第一針後,接種點的工作人員會給你派發一些關於獲取100元的宣傳單張,裡面有教你怎麼去領取。

    甚至,你會收到政府發給你的電郵,指引你如何操作,所以只要按步驟完成就可以啦!

    目前市府下屬接種點已經開始為兒童提供輝瑞疫苗,白思豪說,「我們非常希望孩子們和家長抓住這個獲取獎勵的機會,每個人都可以用這100元在假日季買點什麼。」

    市府還將於下周在在全市1070所公校輪流設置200餘個接種點,每個學校將有一天的接種時間,家長可登錄教育局網站https://reurl.cc/EZW66K查詢各公校具體的接種時間;教育總監波特(Meisha Porter)表示,「現在,幾乎所有公校人員都可以接種疫苗,家長們每天早晨終於可以放心地送孩子上學,現在他們有了疫苗的強力保障,我們也終於可以採取這一公校重開的最後一步措施。」

    市衛生局長喬克西(Dave Chokshi)強烈建議家長和監護人為孩子接種;他表示,兒童版的疫苗劑量只有成人版的三分之一,聯邦疾病防治中心(CDC)的研究顯示,如果全市所有五至11歲兒童都接種,就能避免3萬8000個新增病例,市府為兒童準備了足夠的疫苗,目前已有33萬劑可以使用;「切記,感染新冠肺炎可能導致住院、進入加護病房以及落下後遺症,如氣短和腦霧(brain fog)。」

    在推動兒童接種的同時,市府和市衛生局目前並未公布公校學生接種率到達多少後,可以取消校內的口罩令,或修改公校的感染隔離政策;目前,已接種疫苗的學生如果與感染者密切接觸後未出現症狀,可以免於隔離,但未接種學生則須隔離十天;教育局數據顯示,本學年迄今共有4950位學生感染,約占學生總數的0.5%,近2000間教室因疫情被完全關閉。

    5-11歲兒童新冠疫苗 今日正式獲批!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主任羅謝爾·瓦倫斯基當地時間2日晚表示,她贊同為5至11歲兒童接種新冠疫苗的建議,此舉為目前最小的年齡組立即接種疫苗掃清了道路。


    該機構在一份聲明中說:“CDC現在將疫苗推薦範圍擴大到美國這個年齡段的約2800萬兒童,並允許盡快開始為他們接種疫苗。”

    瓦倫斯基說:“在科學的引領下,我們在與病毒的鬥爭中又向前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當天稍早前,CDC的疫苗顧問一致投票贊成,建議給5至11歲的兒童注射輝瑞公司的新冠疫苗。

    CDC委員會顧問Camille Kotton在投票前說:“在這場疫情中,有太多的孩子要么失去了父母一方,要么成為了孤兒,這是令人難以置信的悲劇。因此,作為一名傳染病專家和兩個孩子的母親,我完全支持為這個年齡組推薦這種疫苗。”

    瓦倫斯基在投票前告訴委員會,兒童與成人相比,患上嚴重新冠的可能性較低,但其中一小部分人還是會發展成重症。根據CDC在會上分享的數據,至少有2316名5至11歲的兒童患上了兒童多系統炎症綜合症,即MIS-C,這是一種罕見但嚴重的新冠相關並發症。

    此外,CDC顧問Matthew Daley告訴委員會,該年齡組至少有190萬新冠病例,8300人住院,至少有94人死亡。

    拜登政府說,已經採購了足夠的疫苗,為美國所有2800萬5至11歲的兒童接種,並將以較小的劑量和較小的針頭施種,使兒科醫生和藥劑師更容易為孩子們注射。

    輝瑞公司2日表示,針對5至11歲兒童的臨床試驗發現,這種疫苗的耐受性良好,常見的副作用是溫和的,與16至25歲的青少年和成年人的試驗中的副作用相當。據CDC稱,青少年和成年人的常見副作用包括疲勞、頭痛、肌肉疼痛、寒戰、發燒和噁心。

    英文新聞來源:https://www.cnn.com/2021/11/03/health/timeline-children-covid-vaccine-wellness/index.html

  • 葡萄紅酒內單寧酸 可抑制新冠病毒活性

    葡萄紅酒內單寧酸 可抑制新冠病毒活性

    葡萄紅酒內單寧酸 可抑制新冠病毒活性

    面對新冠病毒威脅,台灣防疫拉高。中國醫藥大學校長洪明奇帶領科研團隊發表最新抗新冠醫學研究成果,首次發現葡萄紅酒內單寧酸會雙重抑制新型冠狀病毒,研究顯示單寧酸對於發展抗新冠病毒的治療有高度前瞻性。

    新冠肺炎疫情緊張,世界各國都在找尋,相關方法對應。

    中國醫藥大學校長洪明奇帶領的研究團隊,首次發現單寧酸,可以抑制新冠病毒感染的兩種關鍵酵素活性。

    中國醫藥大學校長洪明奇:「當初有一個計畫就是把以前對SARAS,可能有作用的天然化合物,把它叫出來,然後用現在新冠病毒的蛋白酶來偵測,結果發現單寧酸這個化合物,它的抑制能力最強。」

    校長表示單寧酸是一種水溶性的多酚類,多酚類化合物有抗氧化劑,和自由基清除劑,具有抗發炎的效果,在SARS期間有相關研究證明治療有作用,這次面對新型冠狀病毒,研究團隊進一步做分子實驗有新發現。

    圖/TVBS

    中國醫藥大學校長洪明奇:「它會這個藥物有沒有治療作用,也可能有但是要做進一步的動物人體實驗,但是預防可以想像的到。」

    校長表示單寧酸就可以預防感染,並且抑制病毒成長,而單寧酸存在香蕉葡萄等水果中,還有紅酒跟茶葉蔬菜等。

    校長表示單寧酸,未來可進一步發展做為藥物治療,他認為,民眾要預防或確診新冠肺炎的患者,不妨適量增加食用,多吃有益,沒有壞處。

    圖/TVBS

    中國醫藥大學校長洪明奇:「葡萄高粱這一類的東西,它是單寧酸成分是比較高的,那事實上我們有在做這方面研究,希望在很快的將來,我們可以告訴我們的大眾,哪一種酒成分較高。」

    校長表示研究結果顯示單寧酸,對於發展抗新冠病毒的治療有高度前瞻性,他們將會持續研究,希望能造福大眾。

    美國連鎖Covid測試點 疑似假測試真竊取身份信息

    最近測新冠要小心,轉告身邊的人,如果近期有測試Covid的需求,盡量避開下面這家測試公司,美國各州政府已介入調查。

    「Center for Covid Control」是一家遍布全美各地有將近300個臨時站點的免費Covid測試中心。

    這裡提供免費當日快速檢測結果;目前該公司在全美各地都有人提出投訴後正在接受調查。

    根據伊利諾州國務部網站,Center for Covid Control LLC成立於2020年12月。檢測Covid有可能是他們的詐騙手段,通過檢測要求你輸入個人信息進行免費Covid測試,實則是為了盜取你個人的敏感信息。

    據報導,有人對俄勒岡州、華盛頓州和明尼蘇達州的 Center for COVID Control提出了投訴。全美各州已經開始分別介入調查,個別地區已經勒令其停止營業!

    許多人在該公司的社交媒體頁面發表評論,指責該公司是騙子公司:

    1.他們收到檢測結果的時間遠遠晚於承諾的時間,或者一直收不到檢測結果;

    2.有網友稱她投訴該公司後,該公司通過電子郵件發給她陰性測試結果,但她當天在其他測試點進行的第二次測試結果卻是呈陽性;

    3.佛羅里達州一些人稱,他們在該檢測點測試之前就收到了該測試點的陰性測試結果;

    4.有華人稱該檢測點十分簡陋,一個塑料棚幾個集裝箱就可以測試;

    5.還有華人稱在該測試點檢測時被要求提供SSN和駕照正面照片。

    檢測點被調查

    據報導,俄勒岡州司法部本週對 Center for COVID Control 進行了民事調查;
    加州公共衛生部和灣區Mountain View發現Center for COVID Control沒有在該市營運的營業執照,調查人員正在調查此事;
    商業改善局(Better Business Bureau)也正在進行調查;
    BBB還將 Center for COVID Control 在其網站上的評級降至F。

    檢測點的解釋

    在最新的一份聲明中,Center for COVID Control 發言人表示,他們絕對沒有進行假測試。他們的員工和獨立營運商每天都冒著生命危險在為患者提供檢測。

    並表示,與任何快速成長的組織一樣,一直在努力改進流程。而且因為新冠變種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高需求,這可能會導致延誤或者錯漏。

    San Jose Center for COVID Control檢測站的經理稱對新聞報導感到不舒服。

    此新聞引發了衛生監管機構對所有快閃式檢測站的擔憂。未來將加大力度監察這些公司。

    如何分辨Covid測試點合法性

    1.打開美國衛生部官網  https://www.hhs.gov/

    2.搜Community-Based Testing Sites for COVID-19,來到下面這個頁面

    3.選擇自己所在的州,我以Arizona為例搜索,可以看到下方出現很多正規的Covid測試點

    4.美國衛生部官網 https://www.hhs.gov/是有多種語言服務的,主頁向下拉就可以看到各種語言,其中包括中文。

    如果有需要,請盡量通過美國衛生部官網查找正規的Covid測試點哦~

    美國單日新增確診病例超百萬例,創全球新紀錄

    美國彭博社剛剛報導了一則“可怕消息”:美國當地時間1月3日新增新冠確診病例超過百萬例。彭博社稱,這一數字創造了新的全球單日新增紀錄。

    報導提到,1月3日的單日新增病例數幾乎是四天前剛剛創造新紀錄(59萬例)的兩倍。

    彭博社表示,在美國公佈這一驚人數字的同時,許多美國人還在依賴自己在家進行的檢測,而這些檢測結果不會向政府官方機構報告。報導稱,這意味著新紀錄肯定被嚴重低估了。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1月4日13時30分,美國新冠確診病例超過5600萬例,達56190946例 ,死亡病例超過82萬例。

    法國發現新變種IHU 可能是Omicron遠親

    法國科學家在馬賽(Marseille)發現最新變異株「B.1.640.2」,目前已累積 12 名確診者,首例個案來自非洲喀麥隆(Cameroon),由於攜帶 46 種突變可能具有更高的疫苗抗性及傳染力,科學家將其命名為「IHU」。

    法國目前暫時先將這種新變種,命名為「IHU」變種。法國目前發現12名感染「IHU」變種的患者,目前懷疑第一例,是從非洲國家喀麥隆帶來的。

    根據科學家分析,「IHU」變種,有46種突變特性,與最原始的新冠病毒相比,可能更具有抵抗疫苗的能力,以及傳染力;不過目前沒有跡象顯示,這種「IHU」變種,傳播能力會超越Omicron。

    科學家認為,「IHU」變種可能是「Omicron」的遠親,但由於相關病例並沒有迅速傳開,因此研判傳播力沒有「Omicron」強,目前除了在法國之外,還沒有在其他國家發現,因此也還沒有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調查中病毒株」。

    新冠Omicron變種病毒仍在肆虐,法國馬賽地中海感染研究中心(IHU)的科學家上月發現新冠病毒新變種,這變種病毒有46個突變,使病毒更具傳染力,更能使疫苗失效。

    相關研究報告刊登在醫學研究論文預印本網站MedRxiv。報告顯示,原發病例來自一位去年11月從喀麥隆返回法國、已完整接種疫苗的男子。研究中心科學家翌月發現該男子身上的病毒為變種病毒,並被命名為「IHU」。

    目前,全法國共有12人感染新變種病毒,全部來自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蔚藍海岸大區,其中很多人必須住院。

    研究團隊認為,「IHU」可能是 Omicron變種病毒的遠親,並從更早以前的病毒演化而來,目前相關病例並未大量傳播,而且沒有在其他國家被發現,亦尚未被世衞組織列為「調查中毒株」。

    2022年地獄模式開局!新冠兩大毒王合體,“Delmicron”降世!每1秒就有3人感染….

    辭舊迎新之際,壞消息再度傳來:
    印度多家媒體報導了“Delmicron”新變異毒株,再次引發全球關注。
    Delmicron,顧名思義是“Delta”與“Omicron”兩種變異毒株的組合,中文譯為“德爾密克戎”

    以色列日前宣布,發現最新變種病毒「Flurona」,這種病毒結合了新冠肺炎及流感,首例個案在佩塔提克瓦市(Petah Tikva)被發現,確診者是一名沒打過疫苗的年輕孕婦,她的症狀並不嚴重。我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證實,台灣也有確診新冠肺炎的患者,同時感染A型流感,是遠赴哈薩克比賽的空手道團選手。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我空手道團日前移地哈薩克集訓、比賽,22人返台後陸續有13人確診,其中一人(案17014)不僅感染Omicron,也感染了A型流感,新冠Ct值為22.9。

    據了解,案17014自去年12月6日起,開始出現咳嗽、流鼻水等症狀,不過沒有發燒,也沒有全身倦怠,「並未觀察到同時感染新冠、流感後,導致更嚴重的症狀」。

    羅一鈞強調,冬天本來就是流感盛行季節,同時感染新冠肺炎和流感的案例,在統計上並不罕見;他建議媒體不需要使用「Flurona」稱呼,避免民眾誤會。

    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補充說明,感染新冠、流感雙病毒的以色列孕婦,兩種疫苗都沒打。他呼籲民眾盡量接種相關疫苗,降低染疫風險。

    據《印度時報》報導,由於德爾密克戎是兩種變異毒株的綜合體,所以傳播速度極快,引起的症狀也比較嚴重。

    早期感染德爾密克戎的常見症狀:發高燒、咳嗽不止、失去嗅覺和味覺、頭痛、喉嚨痛。
    今天,世衛秘書長譚德塞發出了警告,他擔心,Omicron 和 Delta 變體會聯手發威,一起導致確診病例“海嘯”般激增……

    在12月22日至今,全球平均每天確診近90萬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許多歐洲國家在過去24小時內都創下了歷史新高。
    德爾密克戎毒株,正在導致北美、歐洲的確診病例直線飆升。

    在您看到這段文字時,美國的日增病例已超50萬。
    目前,全美85.35%縣市均已成為“高傳播地區”,98%以上的美國人所處地區,存在高水平或大量的社區傳播風險。

    美國,一夜幾近全紅。

    12月29日,美國廣播公司報導:

    過去七天,美國已報告超過190萬新冠新增確診,這相當於每1秒就有3名美國人被檢測出新冠感染。

    紐約州,目前約6700人因新冠重症感染住院,是一個月前的兩倍多,由於病患不斷湧入,紐約州的25家醫院已暫停了非緊急手術。

    這是紐約的一所醫院,由於越來越多病患的激增,床位早已飽和,只能緊急搭建“臨時性病床”救急……
    然而,即便床有了,仍然沒有足夠的醫護人員支撐。

    目前,僅僅是紐約市,就有30%的緊急醫療工作者和17%的消防員因感染新冠而無法工作,人手嚴重短缺,使得當地消防部門只能被迫發出提醒:只有在真正的緊急情況下,才能撥打報警電話。

    一位護士工作間隙
    多國的檢測點,排起了長長的隊,
    沒有新年的喜悅,

    無數張臉憂心忡忡地等在寒風中……

    目前,全美約70%的新增病例都來自新型變異毒株。
    拜登總統過渡團隊Covid特別工作組成員邁克爾·奧斯特霍爾姆博士警告,美國未來的新冠只會變得更糟。

    他警告稱,未來5-8週內,將會出現一場“病毒暴風雪”,新冠病例還會大幅增加,未來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會有多少人因嚴重疾病需要住院治療,甚至死亡,現在沒有人知道。


    然而,峰值還沒有達到。
    福奇也發出了預測:
    最新一波新冠疫情可能在1月底在美國達到頂峰。


    比不斷激增的感染更熬人的,是新冠疫苗或許正在逐漸失效。

    早在12月15日,Moderna疫苗的首席醫療官Paul Burton就發出過警告,如果Delta變種和Omicron變種同時感染某個人,就可能產生一種新的超級變種。

    “如果不改善集體應對措施,這種病毒將持續進化並威脅全球公衛系統……持續拖延下去,新變種病毒可能對當前的疫苗產生疫苗逃逸或具完全抗藥性。”
    最新的數據顯示,單單此前的Omicron變種病毒,目前已接種兩劑疫苗的感染保護率已從一個月前的近90%下降到14.9%,一旦感染,無法區分出到底是沒有接種還是已經完全接種。

    注意,以上的數據僅僅只是Omicron變體,更不要說是“德爾密克戎”。

    目前,多國已發出警告,即使是完全接種疫苗者,從現在開始也應該避免到大型、擁擠的場所。

    這大概就是最糟糕的情況之——變種完全抗藥,疫苗沒用,面對病毒完全束手無措
    目前,地廣人稀的加拿大,7省已經淪陷。

    你能想像嗎?一座80萬人口的中型城市,日增感染已經超過了4000……

    加拿大中部的魁省,週三一天就報告了1.31萬例新增確診,伴隨而來的,還有居高不下的高死亡率。

    「點看」拜登紐約救援計劃 (免費醫保你參加了嗎?)

    以色列孕婦染新變種病毒「Flurona」 羅一鈞證實:台灣也有

    以色列日前宣布,發現最新變種病毒「Flurona」,這種病毒結合了新冠肺炎及流感,首例個案在佩塔提克瓦市(Petah Tikva)被發現,確診者是一名沒打過疫苗的年輕孕婦,她的症狀並不嚴重。我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證實,台灣也有確診新冠肺炎的患者,同時感染A型流感,是遠赴哈薩克比賽的空手道團選手。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我空手道團日前移地哈薩克集訓、比賽,22人返台後陸續有13人確診,其中一人(案17014)不僅感染Omicron,也感染了A型流感,新冠Ct值為22.9。

    據了解,案17014自去年12月6日起,開始出現咳嗽、流鼻水等症狀,不過沒有發燒,也沒有全身倦怠,「並未觀察到同時感染新冠、流感後,導致更嚴重的症狀」。

    羅一鈞強調,冬天本來就是流感盛行季節,同時感染新冠肺炎和流感的案例,在統計上並不罕見;他建議媒體不需要使用「Flurona」稱呼,避免民眾誤會。

    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補充說明,感染新冠、流感雙病毒的以色列孕婦,兩種疫苗都沒打。他呼籲民眾盡量接種相關疫苗,降低染疫風險。

    內褲當口罩都得?!問你見過未?

    烏克蘭首都基輔郵局的閉路電視拍攝到一段令人錯愕的視頻,視頻中一名女子未戴口罩進入郵局,遭到工作人員拒絕服務,該女子當場脫下內褲放到臉上當口罩。

    監控錄像顯示,該女子進入郵局後因為未戴口罩,職員拒絕為她服務,之後這位女士做了讓大家意想不到的動作:在所有人都能看到的情況下,她淡定的脫下她 的外褲,然後把內褲脫了下來,之後她居然很隨意的把內褲當口罩,然後繼續與職員說話。

    據目擊者稱,她是當地一個兩歲小孩的母親,她這樣做是因為被職員拒絕服務後很生氣而作出的反應。

    這段視頻流傳到網上被大家廣泛轉載,有網民批評這位女士的做法有傷風化,但有網民指出還沒有人禁止用內褲當口罩。

    「點看」拜登2021紐約救援計劃 (免費醫保你參加了嗎?)

    現在去中國要被“捅菊花”,中國新冠肛拭子測試引發的外交抗議

    日本已要求中國停止在日本公民入境中國時進行肛拭子測試。日本官員說,一些人抱怨稱這一程序給日本公民造成「心理困擾」。

    日本官員說,一些人抱怨稱這一程序給日本公民造成 “心理困擾”。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加藤勝信(Katsunobu Kato)在3月1日表示,部分前往中國的日本公民在中國接受肛拭子檢測,以進行新冠病毒篩檢,部分日本人向大使館提意見稱「心理上痛苦很大」,因此已通過北京的日本大使館要求中方對日本人予以免除。

    加藤勝信稱,目前為止不清楚多少日本人在中國接受肛拭子檢測。日本駐華使館希望中方重新評估有關做法,但目前還沒有得到中方改變檢測方法的答覆,日方將為了日本人免除該檢測「繼續努力」。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3月1日在回答相關問題時表示,中方根據疫情形勢變化,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科學動態調整相關防疫措施。

    來自美國的外交抗議

    除開日本,美國也曾對此測試方式提出抗議。2月中旬,美國媒體報道稱「美國駐華外交人員要做肛拭子檢測」。

    「美國國務院從未同意這種測試,當我們得知一些工作人員被要求做這樣的測試時,直接向中國外交部提出抗議,」美國國務院發言人上周三(2月24日)表示。

    美國國務院補充說,北京方面告訴他們,該次測試是「弄錯了」。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強調,將致力於維護外交官和他們家人的「尊嚴」,以符合「維也納外交關係公約」等其他外交法規定。

    目前不清楚有多少美國外交官或他們的家人已接受過這項檢測。幾天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否認該指控,並稱:「據我所知,中方從未要求美國駐華外交人員進行肛拭子檢測。」

    中國社交媒體上充斥的髒笑話

    對於中國網民來說,聽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談肛門拭子是很不尋常的時刻。

    該話題成為微博熱搜話題。很多中國網友開玩笑說,美國人在中國問題上滿嘴髒話,估計他們會把口腔拭子誤認為是肛拭子。

    有人質疑美國外交官說法的真實性,認為這是新冠問題上又一次「抹黑」中國的「謠言」。

    過去一年中美之間有諸多不好的對立情緒。中國批評前美國總統特朗普領導下的美國政府加劇反華情緒,多次將新冠病毒稱為「中國病毒 」,並淡化中國的新冠抗疫成績。

    不少中國人認為,美國在講究體面前需要對自己控制病毒和疫情的方式進行自我反思。

    「50萬美國人死於新冠,這就是尊嚴嗎?」

    中國為什麼採用肛拭子測試?

    中國於2021年1月引入肛拭子檢測。北京佑安醫院呼吸與感染疾病科副主任醫師李侗曾接受中國央視新聞採訪時表示,通過研究發現,一部分感染者糞便或肛拭子核酸陽性的持續時間比上呼吸道持續時間更長,增加肛拭子核酸檢測能夠提高感染者檢出率,減少漏診。

    中國官媒新華網曾發文稱需要注意的是,由於肛拭子採樣不夠方便,加上很多人對它接受度不高,因此採用肛拭子採樣只是對部分人進行的「針對性篩查」,並非所有人都需要採用,更不是要全(中)國推廣。鼻咽拭子檢測仍然是目前最為普遍的檢測方式。

    目前肛拭子採集只對重點人群使用。重點人群包括部分外國入境中國的酒店隔離人士以及中國個別高風險地區人士。目前未知被檢測人群的規模和數量。

    肛拭子檢測需要患者取膝胸臥位或側臥位,用消毒棉拭子輕輕插入肛門3厘米~5厘米。

    目前除開中國,僅有西班牙在新冠病毒檢測引進肛拭子檢測。1月底西班牙媒體報道稱,此測試方式在西班牙北部的加利西亞使用,並未在人口更稠密地區推廣該測試方式。

    但加利西亞衛生部補充說,這種方法主要在插管病人身上進行。一位發言人表示:「(肛拭子測試)是對那些病情非常嚴重且需要插管的患者進行,他們不能進行鼻拭子測試。”」

    來源:https://nypost.com/2021/03/03/china-makes-covid-19-anal-swabs-mandatory-for-foreigners/

    華人回國要被捅”菊花”:傷害性不大、“侮辱性”極強…

    不知不觉间,疫情爆发已逾一年,部分留学生、海外华人都因为这一次疫情而待在海外整整一年多了。想要从国外入境中国真的很难!

    中国的入境规定也已经历过多次调整:从民航局的“五个一”政策到回国需要阴性检测报告;从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到后来加码成了需要双阴性报告…回国要求一步步严格。

    但即使这样,仍不断有境外输入的确诊病例,“阴性”乘客一落地就测出阳性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

    据上海卫健委1月23日通报,1月22日0—24时,上海新增8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其中一例为加拿大回国的华人。

    据悉,这名患者为中国籍,在加拿大工作。2021年1月8日(周五)自温哥华搭乘加航AC25航班出发,并于1月9日(周六)抵达上海浦东机场。

    该患者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并于解除隔离前出现症状。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因此,为了进一步加强检测,严防漏网之毒,中国部分地区在近日开始对隔离点等重点人群的新冠核酸检测,新增了一项肛拭子采样!

    这是什么操作?不用猜了,就是你们想的内样…

    根据央视新闻消息,日前北京大兴区感染病例所在区域的人员均进行了咽拭子、肛拭子和血清检测。(不要惊慌,不是人人都需要检测的哈!)

    安全君先给大家科普一下为什么要做肛拭子。

    根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副主任医师李侗曾称,目前新冠肺炎筛查,主要用口咽拭子核酸检测,因方便快捷,适合大规模筛查

    但是一些无症状或轻症感染者,在感染以后病情恢复很快,3-5天呼吸道咽部的核酸就检测不到了。

    粪便或肛拭子核酸阳性的持续时间更长,因此增加肛拭子可以提高检出率,有效降低假阴性的概率,减少漏诊情况!

    做过核酸的小伙伴都有体会,在之前的检测中,最让人难受的应该就是鼻咽拭子的部分了,捅鼻子简直是捅到灵魂深处去了。

    而被采访的肛拭子受采者描述,“全程是躺在床上医护人员帮忙弄,棉签头插进肛门里面转几圈,一共两次,一次10秒钟左右。虽然有点意外有点难为情,但是可以理解可以忍受,毕竟这规定都是为了大家好嘛。”

    不少回国隔离的华人朋友也已经体验到了其中的微妙滋味。

    一名网友表示:“回国后先是在外省隔离14天,接着回到自己的城市继续隔离14天,每天至少要做两个检测,包括鼻拭子、咽拭子、抽血、唾液检测或者肛拭子,内心太崩溃了!”

    不过肛拭子虽然是这两天才上的热搜,但安全君在社交媒体上发现,在1月上旬就有从多伦多飞北京的攻略分享,其中明确表明“满14天集中隔离结束时采集鼻咽拭子、粪便标本(如无粪便标本采集肛拭子标本)。

    在去年九月,韩国回青岛集中隔离的就需要进行肛拭子检测。

    有需要从境外回国的小伙伴,可以多上上小x书搜关键词看看大家的分享嗷!

    这样的检测方式,自然是引起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

    许多微博网友纷纷对这个新的检测项目发出了他们的感叹:太尴尬了!

    这么对比起来,直击灵魂的捅鼻子那都不是事儿……

    统计痔疮率这个角度新奇…

    还能自己整…?

    由于肛拭子采样不够便捷,目前是对重点人群使用的(如已经进行集中隔离观察的人群、医院发热门诊中高度怀疑的人群、有消化道症状的人群、入境人员、密接人员等。)

    所以,回国隔离的华人朋友,估计是逃不过这一新检测了…请大家相互转告,提前做好心理建设,积极配合检测。

    毕竟,毕竟在生死大事面前,尴尬、羞耻算什么!不管是什么拭子,能准确揪出病毒就是好拭子!大家一定要积极配合检测!

    另外,近期国外疫情持续恶化,境外输入病例屡屡出现,身为留学生,安全君深刻理解小伙伴们想要急切回家的愿望。因此,近期有回国计划的小伙伴一定要多多关注航空公司和大使馆的通知;同时,也希望大家理解国家,为保护更多人的利益而作出的决定。

    最后,安全感祝愿每一个留学生都能平安顺利地回国!

    「新冠疫情最新」白人女子💃🏻底褲當口罩😷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延烧,许多公共场所都强制要求民众配戴口罩,但总是会有不听劝者。南非一名女子日前在当地Pick’n Pay超市购物时没戴口罩,被警卫要求戴上口罩时,竟一气之下伸手到长裙里,直接脱下丁字裤戴在脸上,让旁观民众看傻了眼。

    英国每日邮报报导,根据影片画面,该名女子身穿一条印花长裙和凉鞋,当时没戴口罩站在Pick’n Pay超市准备结帐,这时一名警卫朝她走过去并要求她戴上口罩,突然间她弯下腰,把手伸进裙子里,脱下一条黑色丁字裤,然后把它套在脸上,并向警卫方向比了个赞,大声质问:「这样高兴了吧?」

    影片在社群媒体上传开后,引发网友热议,不少人批评,「如果不想戴口罩的话,就待在家网购」、「这令我作呕,现在有严重的病毒,但她却认为丁字裤能保命」、「成熟点,你家人会有何感想?」。

    南非总统拉玛佛沙去年12月强调,未在公共场所配戴口罩已构成刑事犯罪,「不戴口罩的人可能会被逮捕并被起诉」。

  • 【免費COVID測試盒】長島Nassau這個週六,週日👉紐約居民均可🥳免費拿…👈👉各區新冠檢測盒免費讓你拿…👈

    【免費COVID測試盒】長島Nassau這個週六,週日👉紐約居民均可🥳免費拿…👈👉各區新冠檢測盒免費讓你拿…👈

    長島免費拿新冠檢測盒

    長島將不再硬性規定戴口罩!而且在這個週六,週日還可以免費領取自家測試盒!

    時間和地點:週六(1月7日)和週日(1月8日)上午 8:30 至下午 1 點分別在長島的兩個公園可以免費領取。先到先得哦!

    大家注意哦,這只是針對長島的居民才適用,如果是其它區的居民,可以參考頁面下方的相關資訊。

    點擊此處或下圖獲取Google Map路線鏈接

    皇后區免費拿新冠檢測盒

    布魯克林免費拿新冠檢測盒

    布朗士免費拿新冠檢測盒

    曼哈頓免費拿新冠檢測盒

    史丹頓島免費拿新冠檢測盒

    藥店家用檢測劑2小時搶光 批發價每週漲25%…拜登買5億盒 下週開始免費送到家

    過去兩週因需求大增,快篩劑成為藥店的搶手貨。
    曼哈頓百老匯化學家藥店的業主表示,新一輪疫情爆發後, 他們的快篩劑很難存下,聖誕節前進了200份,不到兩小時賣光。

    110人跟藥店提前預定,節後到元旦期間又進了兩批,也是很快售罄。
    業主表示,隨著學生假後返校和父母在家給孩子檢測的增多,快篩劑的需求將繼續升高。


    新冠檢測快篩劑供不應求,許多藥房都是一到貨就售罄。
    販售家用快篩劑的iPromo公司表示,隨著企業開始運行拜登政府的強制接種令與檢測令,快篩劑正面臨海嘯般的需求,許多家庭節日期間被感染,重返工作和學校前需做檢測。公司剛定購1500萬元的快篩劑,以提供給企業客戶。

    勞工部的職業安全與衛生署(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dministration)表示,從2月9日開始,大型企業需遵守聯邦的強制接種令和檢測令。拜登政府將採購5億份家用快篩劑,民眾1月中旬開始可免費定購,新澤西和華盛頓等州也都表示要免費提供。

    Abbott公司發言人表示,他們生產的BinaxNOW家用快篩劑去年3月已獲聯邦食品暨藥品管理局(FDA)緊急授權,如今的需求旺盛是前所未有,我們是盡可能地趕生產進度和盡可能地快發貨,包括生產設備每天24小時不停、僱用更多任務人和加大對自動化生產線的投入。

    網絡銷售快篩劑的WellBefore公司表示:面對旺盛的需求批發商有漲價空間,但為了保證貨源,批發商也展開了激烈競標,無論一周前的價格是多少,一周後都要再漲25%。排在我們後面的批發商對廠家說:我在你們給WellBefore的價格上,每劑再加25分錢。

    醫用品批發商Code 1 Supply公司表示,製作快篩劑的原物料未來七到十天將出現缺貨,公司的業務合作方已告知他們原物料短缺的前景。

    iPromo和Sunline等批發商也都被告知,拜登政府供應5億份快篩劑的新計劃,將會延期交貨。但白宮表示,新計劃不會影響到給已簽約私營批發商的供貨,因為產能仍有空間,生產商的承諾不會中斷。

    新冠疫情Omicron病毒肆虐,拜登政府將防疫重心轉向檢測;華盛頓郵報引述四名消息人士報導,為加速並普及化檢測試劑派發,政府目前正與郵政總局工會討論,以求最快將5億盒檢測試劑送到民眾家門口。

    消息人士表示,目前拜登政府的計劃是推出一個網站,讓全國民眾可以上網登記。
    而政府從去年12月下旬開始也與郵政總局的四個工會討論,讓去年節慶期間多聘的4萬名季節性人手能繼續留用,幫助政府向民眾派發這5億盒試劑。

    去年感恩節到聖誕節前夕那幾天,郵政總局處理的信件及包裹就高達132億件;白宮防疫協調官齊安茲(Jeffrey Zients)5日則表示,聯邦政府採購的檢測試劑大概在下週左右就會陸續交貨。
    消息人士表示,各試劑採購案的參與廠商已向政府提出邀約,而政府也已在6日簽下第一份試劑採購合約,預計最快本週就會對外發布正式聲明。

    拜登去年12月21日宣布大量採購檢測試劑以來,疫情激增極其迅速,七天平均每日添加確診數從當時的15萬5467例暴增三倍至本月4日的61萬1000例,刷新歷史紀錄,也讓許多民眾瘋搶檢測試劑,多地藥局大排長龍、供不應求。
    雖然去年12月初檢測試劑開始缺貨時,白宮發言人莎奇(Jen Psaki)對通過郵政總局派發試劑持的構想持冷淡、甚至持輕視看法,質疑其成本花費,以及每位民眾人手一盒試劑後會發生什麼事。

    不過讓郵政總局加入防疫隊伍並非新鮮事;去年4月疫情爆發初期,政府公衛官員就有計劃通過郵政總局向全國民眾派發6億5000萬份可重複使用的口罩,當時美國平均每天還不到三萬例確診。

    當時的公衛機關都已經擬定好計劃方案及新聞稿,其方案甚至已包含應優先派送地區;然而,當時的總統川普卻因為與郵政總局的高層有齟齬,以及擔心這會「散佈恐慌」而扼殺此計劃。

  • 究竟是被 栽贓嫁禍 🤔還是密謀 人口滅絕計劃 😈 中國美國 誰說的才是 新冠真相

    究竟是被 栽贓嫁禍 🤔還是密謀 人口滅絕計劃 😈 中國美國 誰說的才是 新冠真相

    #美國 #揭秘 #新冠源頭 #中國先發製人 #P3實驗室 #P4實驗室 #新冠起源 #新冠病毒 #新冠肺炎 #武漢實驗室 #病毒源頭 #實驗室數據庫 #病毒基因圖

    武漢P4實驗室消失數據庫找到了!

    在拜登總統要求美國情報界在90天內向他匯報新冠病毒起源的調查結果期限到來之際,《CNN》獨家披露,美國情報部門正在審閱一個包括大量基因數據的資料庫,這可能是揭開武漢肺炎起源的關鍵。專家表示,這筆來自武漢P4病毒實驗室的數據,在2019年 9 月神秘消失。

    據《CNN》報導,美國情報機構正在挖掘一個「基因數據的寶庫」,多名知情人士告訴《CNN》,這份龐大的信息目錄包含從中國武漢實驗室研究的病毒樣本中提取的基因藍圖,部分官員認為,疫情爆發的源頭,就是來自武漢實驗室。《CNN》指出,目前尚不清楚美國情報機構究竟是如何或何時獲得這些資料,由於參與創建和處理這種病毒基因數據的機器,通常連接到外部雲端伺服器,所以不排除可能是被駭客攻擊而流出。

    美情報機構抓出22,000個基因藍圖!

    儘管獲得這些資料,將22,000個大量原始數據轉化為可用信息是相當費工的一件事,而這只是拜登要求90天內會報調查結果的開頭而已。為此,美國情報機構依靠能源部國家實驗室的超級計算機,該實驗室由 17 個精英政府研究機構組成。包括利用足夠的計算能力來處理這一切。為此,情報機構依靠能源部國家實驗室的超級計算機,該實驗室由 17 個國家菁英研究機構組成。另一方面,情報機構碰到人手不足的問題,因為這些資訊是用中文寫的,所以情報機構急須會中文的科學家來破譯基因測序數據,這顯然是一大難題。

    在拜登 90 天的調查推動結束時,情報界可能無法對大流行的起源下「高度自信」評估結果。政府官員此前曾向《CNN》建議,可能會在 90 天結束時下令進行第二次審查。而在此同時,據《德國之聲》報導,中國網民又呼籲世衛調查美國實驗室,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報導稱受網民又委託,發起一個呼籲世衛組織調查美國德特里克堡生物實驗室的公開信。截至8月6日,《環球時報》稱有超過25,00萬的中國網網友參與這個公開信的連署。

    美國情報機構正在挖掘基因數據的寶庫,這個龐大的信息目錄,包含從中國武漢P4實驗室研究的病毒樣本中提取的基因藍圖。圖為武漢實驗室。   圖:翻攝自微博(資料照片)
    美國情報機構正在挖掘基因數據的寶庫,這個龐大的信息目錄,包含從中國武漢P4實驗室研究的病毒樣本中提取的基因藍圖。圖為武漢實驗室。

    「點看」拜登2021美國救援計劃 (免費醫保你參加了嗎?)

    美國將揭秘😱新冠源頭調查爆猛料 中國欲先發製人😏

    上報今天報導稱,距離美國總統拜登要求情報部門交出COVID-19病毒溯源報告時間不到半個月,負責機構雖尚未表態,美方卻陸續釋出病毒來自中國實驗室的說法。

    為求先發製人,日前傳出中國宣傳部門在TikTok臉書發出招募,願付費給外國網紅製作COVID-19起源陰謀論影片,計劃性地將疫情源頭帶向美國。

    而官方媒體新華社和外交部發言人的推特帳號,近來也已陸續轉發類似主題短片及文章,發動勐烈回擊。

    上報今天報導說,美國將提疫情源頭報告,中國發動外宣攻勢反制。

    距美國總統拜登要求情報部門交出COVID-19病毒溯源報告不到半個月,近來發現,中媒和外交部推特陸續轉發有計劃性主題短片及文章,發動攻擊美國。而新華社推特發文帶風向,告知大眾美國在COVID19戰役中失敗,所以,正在找中國當代罪羔羊。

    中國出現新一波疫情 限制簽發護照和簽證

    據該報導稱,中國近日爆發新一波COVID-19本土疫情,包括北京在內已有15省市出現確診病例;包括南京多個城市商場等場所均暫停開放,部分省市採取嚴格跨省交通限制,中國國家出入境管制局也暫停非必要出國申請。

    應付國內疫情之際,中國政府似乎更在意美國將在8月下旬的病毒溯源報告。拜登於5月26日下令情報機構追查病毒源頭,並在90天內交出報告。拜登的談話並未排除COVID-19病毒來自中國實驗室,外界因此研判拜登政府或許得到新的證據重啟對中國的懷疑。

    「點看」免體檢百萬人壽保險-低至$47/月

    與此同時,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譚德塞顯現倒戈挺美,促中公開疫情爆發數據。去年力挺中國清白的世衛組織(WHO),近月來明顯轉向支持美國。WHO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日前表示,由於中國拒絕交出COVID-19爆發最初的原始數據,導致疫源調查受阻,呼籲中國公開資料,「給數百萬染疫身亡者一個交代」。

    據該報稱,面對西方世界的懷疑論,以及美國即將在8月底前提出疫源報告,中國搶先一步展開反制。北京消息透露,繼之前反駁新疆再教育營及人權狀況的境外網路社群宣傳中,中國外宣系統又增加了COVID-19起源陰謀論的計劃,目的在於將矛頭轉向美國政治操弄,甚至是病毒的起源地。

    據美金融大老爆料,中國買通網紅炮製「疫情真相影片」。這項說法近日由美國金融大鱷、海曼資本管理(Hayman Capital Management)創辦人巴斯(Kyle Bass)的一項爆料證實。關注中國議題的巴斯在個人推特上公佈影視創作者媒合平台「Mandy.com」的截圖,指控中國政府針對COVID-19正進行一項「惡魔的計劃」,募集製作「COVID-19陰謀論」的TikTok短片並在臉書上轉發,引導此一議題的風向。

    從巴斯公佈截圖可以看到,影片製作計劃為有償拍攝COVID-19主題的影片,由中方提供影片內容的腳本,拍攝酬勞為100英鎊。每名創作者拍攝5則背景不同的短片,影片不要求專業的拍攝手法,但必須「看起來」在醫學上有說服力。

    而在徵集網紅拍攝疫源陰謀論影片的同時,中國政府機器早已啟動。官方媒體新華社一方面透過推特等海外社群平台,抨擊譚德塞及美國政府啟動的第二階段病毒溯源調查為「政治算計」,同時也開始發佈相關反擊短片。

    例如上月28日,新華社便發布一則3分鐘的短片,內容是一名年輕女性扮成偵探模樣,拿著小試管戲稱病毒來自伊拉克戰爭。影片中,這名女性駁斥所謂病毒來自武漢實驗室的說法並無醫學或科學根據,而是一項政治指控。影片隨後進一步指稱,在武漢實驗室之前,西方已經散播西藏、新疆、孔子學院及5G等多種指控中國的陰謀論,意在對中國發動戰爭。

    這則短片除了由美女以英語「演出」之外,整體看來很像中國盛行的喜劇小品;雖然新華社在推特上並不算活躍,但這則短片也有9萬多次觀看及200多次轉發。

    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及趙立堅則集中火力,指控美國是為了掩飾德特里克堡(Fort Detrick)實驗室為流出病毒元兇,才將焦點轉移至中國;華春瑩更轉發英籍親中律師培利(Graham Perry)的說法,稱西方的指控只是為了扼殺中國的發展。而中國鷹派媒體《環球時報》更聲稱,超過400萬中國網民聯署要求WHO調查德堡實驗室的真相。

    「點看」美國老人醫療保險

    據上報,美眾議院搶先提報告,證據直指病毒來自武漢實驗室。事實上,美國國會眾議院共和黨2日公佈最新一項COVID-19溯源報告,稱「證據優勢」(preponderance of evidence)顯示,疫情爆發的時間點落在2019年9月之前,來源為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對病毒進行改造並外洩。儘管目前美國情報機構尚未做出任何表態,但據信美國白宮及國安高層已逐漸相信病毒為人造的可能性,並不低於自然環境產生。

    世衛專家打臉!武漢實驗室飼養蝙蝠滿天飛!P3/P4實驗室嗎?

    世界衛生組織今年1月份,派出調查小組前往武漢,追溯疫情源頭爆發的真相,3月底發布了報告,否定中國武漢病毒研究所裡有飼養蝙蝠,並稱實驗室外洩病毒的說法「極不可能」。不過,澳洲媒體最新公佈的影片顯示,武毒所的研究人員在實驗室內飼養蝙蝠,研究並分離出多種新型病毒。

    澳洲天空新聞節目主持人 Sharri Markson(2021.6.13):「說(武漢)實驗室裡有活蝙蝠,不是一個陰謀論,這是一個事實。你可以從畫面上看到,這段影片顯示了,武漢病毒研究所裡,養著蝙蝠的籠子。」

    武漢病毒研究所(Wuhan Institute of Virology)裡的籠子,養著一隻又一隻的蝙蝠,還可以看到研究人員用蟲子餵養蝙蝠的畫面。澳洲天空新聞(Sky News Australia)13日的新聞片段,重重打臉了世衛組織疫情溯源小組成員,達薩克(Peter Daszak)的說法。

    澳洲天空新聞節目主持人 Sharri Markson(2021.6.13):「在2020年12月的一條推文中,他(達薩克)說,沒有蝙蝠被送到武漢實驗室,對野外收集的病毒進行基因分析。然後在2020年12月的第二條推文中,他(達薩克)再次重複了這個說法,他(達薩克)說,這是一個廣泛的陰謀論。今晚,來自武漢病毒研究所內部的爆炸性影片,表明了他(達薩克)的說法是錯誤的。」

    英國動物學達薩克(Peter Daszak),曾與武漢病毒研究所合作工作15年,他主管的機構「生態健康聯盟」(EcoHealth Alliance)」,捐助過60萬美元給中國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蝙蝠冠狀病毒。不過,達薩克在疫情爆發初期,就對外堅稱,中共病毒不可能是從武毒所洩漏,並在1月前往武漢進行調查之後,發布的報告中,又只提到武毒所有飼養靈長類動物,沒有提到飼養蝙蝠。

    達薩克與武毒所的金錢往來、過早否定實驗室洩露說,與不符合事實的論述,被外界質疑有掩蓋疫情源頭的嫌疑。

    中國科學院官方錄製影片(2017.5):「石正麗研究團隊,十年如一日,在中國及非洲多地,採集15000餘蝙蝠樣品,追蹤SARS病毒源頭,並分離出多種新型病毒。」

    澳洲天空新聞獲得的這段10分鐘影片,是中國科學院2017年5月,為了紀念武漢病毒研究所被授予四級實驗室,而錄製的短片。影片中也展示了實驗室內的監控系統,以防突發意外的發生。

    「點看」紐約植物園免費門票

  • #新冠肺炎 病人康復後😷有什麼#新冠後遺症 🧐可能導致失聲😱?

    #新冠肺炎 病人康復後😷有什麼#新冠後遺症 🧐可能導致失聲😱?

    #新冠後遺症 #新冠肺炎後遺症 #新冠康復 #新冠肺部纖維化 

    新冠肺炎病人康復後,可能的後遺症有哪些?

    許多新冠肺炎患者病癒之後,因衍生大大小小的後遺症,使他們的康復之路並未因病癒就走完。當不幸感染新冠肺炎後,可能引發哪一些後遺症呢?

    美國醫學研究機構FAIR Health有一篇大型研究,蒐集200萬名美國人在罹患新冠肺炎之後的醫療保險紀錄,發現約1/4的人出現新症狀而去看醫生。這些新症狀包括有:神經與肌肉相關的疼痛、呼吸喘、身體或精神上的疲勞、記憶變差、注意力不集中等。另外,也有一些人出現憂鬱、焦慮和睡眠障礙等。

    英國倫敦帝國學院也有一篇研究,研究人員以英國生物樣本庫的資料為基礎,蒐集人們過去的大腦核磁共振影像,並針對其中782人做深度的比對,去看這群人感染新冠病毒前、感染後的大腦有什麼影響。他們發現,新冠肺炎患者的大腦中,邊緣系統的灰質區明顯縮減、甚至出現異常,但健康受試者則無。

    至於是否真的有關?因果關係究竟是如何?各個領域的科學家正在探究中。但這一年多來陸續發現這些大大小小的問題,代表新冠病毒真的可能直接或間接帶來後遺症,而且不管你是輕症、重症、年輕人、或老年人都可能發生。

    「點看」免體檢百萬人壽保險-低至$47/月

    康復者揭後遺症無奇不有 嚴重者會失聲?

    全球大流行的新型冠狀肺炎病毒(新冠肺炎)疫情嚴峻,不少患者康復後都出現後遺症,除了廣為人知的疲勞、呼吸困難等,更有康復者陸續發現鮮為人知的,例如脫髮、皮疹,甚至失聲。醫學界未知相關症狀是與病毒本身有關,還是跟患病經歷有關。

    澳洲有女康復者Ursula Steinberner發現嚴重脫髮,甚至聯絡毛髮專家治療。專家診斷她是因心理創傷造成脫髮。她和丈夫在郵輪上染疫,她曾在深切治療留醫10天,醫生一度讓她丈夫做好心理準備,她可能不治。

    另一位男患者Paul Gauger在紐約確診和接受治療。出院後,他除了出現疲勞和記憶力衰退外,還發現背部神經出現刺痛,又曾出皮疹

    最嚴重是,他仍在用呼吸機接受治療時,一度失聲。醫生指,情況有可能維持3個月至1年。後來在語言治療師的協助下,聲線才逐漸好轉。

    「點看」拜登2021美國救援計劃 (免費醫保你參加了嗎?)

  • #沒打疫苗 💉就#買不了保險 😱!政策要“个案清零”还是“与毒共存”?

    #沒打疫苗 💉就#買不了保險 😱!政策要“个案清零”还是“与毒共存”?

    #紐約安心醫保 #人壽保險 #新冠疫苗 #沒打疫苗可以買保險嗎 

    未接種疫苗的人能夠買到人壽保險嗎?

    新冠病例的最新又有明顯增長,並且確診者均為未接種疫苗者居多,過去 7 天的平均新病例數增加了近 70%,住院人數增加了 36%。 然而,安東尼·福奇博士本月早些時候表示,雖然其中一些代表了突破性病例,但在最新一波疫情中生病或死亡的絕大多數美國人都沒有接種疫苗。

    由於未接種疫苗的美國人感染致命 COVID 病例的風險更大,這對人們購買人壽保險的有什麼影響嗎?

    雖然人壽保險公司通常會要求新保單申請人提交他們的健康信息或要求進行體檢,但一些最大的人壽保險公司表示,他們目前在承保過程中沒有考慮投保人是否有接種新冠疫苗。

    但其實現在已經有部分小型人壽保險公司會以投保人是否有接種疫苗作為參保考慮因素,因為未接種疫苗的人患上新冠肺炎,甚至因感染新冠病毒而離世的可能性較高。

    所以保險公司不得不把這個疫苗接種因素作為考慮條件。

    如果大家有心想獲取醫療保險的話,就不要再遲疑了,趁那些大型的保險公司仍未作出相關調整。

    「點看」免體檢百萬人壽保險-低至$47/月

    資料來源:https://finance.yahoo.com/news/unvaccinated-still-able-life-insurance-150000872.html

  • April 30th – Happy Birthday🙏 (生日快樂)Elisa…👵🏻 🧓🏻永遠懷念你!

    April 30th – Happy Birthday🙏 (生日快樂)Elisa…👵🏻 🧓🏻永遠懷念你!

    生日快樂 Elisa – 永遠懷念你!April/30th

    天上月圓,人間月半,你我的相逢是種緣。

    緣起緣滅,夢中變幻,我的世界有你而精彩。

    曾經的回憶,美好的記憶,保存在腦海。

    願你在天堂一樣快樂!

    Elisa曾經是我們的客人,更是我們的朋友,但不幸地與一年前死於新冠疫情,今天是她的生忌,讓我在此表達我對她的懷念!

    還記得上年Elisa由於不得不外出,但竟然被一位路人對著她的臉咳嗽,隨後被確診患上新冠肺炎,並傳染給他先生。就是這樣,生命步向死亡!

    當時是Elisa先離世,但她先生卻是因為不願在沒有妻子的世界獨自抗疫而放棄治療!

    這是多麼讓人感動的故事,如果不是發生在身邊,可能真的無法相信!

    我們昨天無意中看到以上視頻,馬上想起今天就是Elisa的生忌。而這篇文章剛好被媒體報道,相信是她的兒子李查頓(Charlton Rhee)為了紀念他的母親而盡了點孝道。

    Charlton實屬是個孝子,事業也發展得很好,他是法拉盛療養院「友聯坊護理中心」(Union Plaza Care Center)主管。相信父母也會感到欣慰。

    上年在Elisa離開我們的時候,新冠感染導致全球死亡人數有20萬,而到一年後的今天,死亡人數已增至400萬!

    新冠疫情的死亡人數遠超我們當初預想的,同樣,疫情的嚴重性也是我們估計得到的。

    一年前,“新冠肺炎”讓紐約“暫停”,讓“美國”暫停,讓“全球”暫停!一切都像按下了“停止鍵”。

    今日紐約市長宣佈紐約市現正脫離新冠疫情重災區,所有一切已在有序恢復。

    「點看」拜登2021美國救援計劃 (免費醫保你合資格嗎?)

    紐約經濟將於7月1日全面正式重啟!

    在接受美国MSNBC新闻早间节目采访时,纽约市市长白思豪(Bill de Blasio)表示:“我们的计划是在7月1日完全开放纽约市,我们已经准备好,让店铺开放,让商业重启,办公室、剧院彻底开放。

    在此,除了表達對已故朋友的懷念之外,還想提醒大家千萬不要放鬆!

    特別是老人家,身體素質不比年輕人好,抵抗力也較弱,如果因為一時鬆懈而被感染,實在是不值!

    大家看新聞都知道印度的新冠疫情沒有好轉,反倒變嚴重了,簡直可以說是“失控”了

    專家指出,印度出現的病毒都是三重變異,甚至多重變異的,很多人都是帶著家人去看病,但還沒等到他看病就已經去世了,尸體更是沒地方存放,要就地燒毀。

    我們不是想要嚇你,只是希望這是一個溫馨提示,在如今全球有序恢復的“樂觀”大環境下,也不可放鬆戒備哦!

    「點看」免體檢百萬人壽保險-低至$47/月

     

  • Pfizer Moderna mRNA 新冠疫苗真实有效率仅19~29%!🙇‍♀️英國醫學雜志主编{British Medical Journal,BMJ}👓质疑

    Pfizer Moderna mRNA 新冠疫苗真实有效率仅19~29%!🙇‍♀️英國醫學雜志主编{British Medical Journal,BMJ}👓质疑

    重磅!新冠疫苗被国际顶刊主编质疑,真实有效率仅19~29%!

    有证据显示,辉瑞和Moderna疫苗对人类抵抗新冠病毒的保护率远不是美国特朗普政府和该企业公布的95%,而很可能是29%,这远低于美国药监局设定的50%的最低标准。

    这个结论是建立在辉瑞已公布的部分数据基础上的;同时,辉瑞对一些细节和原始数据公布得很少,这也增强了对其怀疑的论点。考虑到辉瑞疫苗是在低于一般科学规律的短时间内开发出来的,美国政府对其的大力支持也是关键因素之一,再加上当前世界其他大国的疫苗研发行为,我们有理由问:人类挽留自己生命的抗疫,正在走向全球性“政治挂帅”和“多快好省”之路?

    对辉瑞统计方法的质疑

    这个问题是《英国医学杂志》副主编彼得•多西揭发出来的。他的结论实际上是说:辉瑞疫苗的研发人员通过明显违反科学原理的统计方法,即未依据原始数据,造出了辉瑞疫苗95%的、让人放心的高保护率。或者换句话说:辉瑞疫苗对新冠病毒95%高保护率的可信度,是通过违反科学原理的统计方法得出的结论。

    英國醫學雜志(British Medical Journal,BMJ)是世界著名的四大綜合性醫學期刊之一,BMJ的副主編Peter Doshi質疑輝瑞和Moderna的新冠疫苗實驗數據造假,他的文章刊發在BMJ 的網站上。

    「點看」2021最新美國癌症醫院排名

    彼得•多西1月4日在《英国医学杂志》上撰写文章,对上述问题做了下列介绍:

    全世界所有目光都集中在了辉瑞新冠疫苗优异的保护率上:参与临床试验的志愿者一共报告了170例经实验室PCR检验确诊的Covid-19病例,疫苗组和安慰剂组分别为8例和162例。但病例定义中的疑似Covid-19病例(suspected cases),就是那些有Covid-19病毒感染症状但未经实验室PCR确诊的病人,占比太高,这使得所谓“高保护率”有些大打折扣。根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FDA)关于辉瑞疫苗的报告,“在全部研究的志愿者中,总共有3410例疑似Covid-19病例而未确诊,疫苗组发生1594例,安慰剂组发生1816例。”

    文章认为:“疑似病例是确诊病例的20倍难以置信,疑似病例这一类病人不能简单地被实验室PCR检测为阴性而不算作病人。对疫苗保护率的一个简单估计是:无论PCR检测与否,凡是有症状的都应计算为病人,这样的话其保护率则为19%,远远低于美国药监局设定的最低保护率为50%的达标门槛。再进一步细分,去掉疫苗接种后7天内发生的病例(辉瑞的接种疫苗组409人,安慰剂组287人,这部分人由于疫苗尚未发挥作用以及接种疫苗副反应可以引起类似的副反应导致),其疫苗保护率才为29%。”

    据彼得•多西介绍,还有一个也很能说明问题的事实是:辉瑞疫苗的371名志愿者在统计中被无故剔除在了保护率分析之外。

    文章指出,我们需要更多原始数据的另一个原因是:美国FDA对辉瑞疫苗评审表中一个细节令人无法解释,即有371名志愿者因“第2针注射后第7天或7天内与临床研究方案出现重大偏差”被排除在了保护率的计算之外。“更令人担忧的是,被排除的志愿者人数分布不均衡、不随机,即疫苗组有311人,安慰剂组有60人被剔除。”相比之下,在Moderna的试验中,只有36名志愿者因与“主要临床方案出现偏差”而被排除在保护率分析之外——即疫苗组12人,安慰剂组24人。

    彼得•多西质问:在辉瑞的研究中,这些“与临床研究方案偏差”具体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在疫苗组中有比安慰剂组中5倍以上的参与者被排除在统计分析外?据介绍,美国FDA的报告对此并没有说明,这些被剔除的志愿者在辉瑞的报告以及后来发表的文献中也没有披露。

    「點看」如何在確診癌症後購買人壽保險

    以上立场,受到多年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的人士、制药界人士和世界卫生组织人士的认同。他们告诉笔者: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和辉瑞的统计方法,有严重问题。他们认为,应该将有新冠病毒发病状况但难以检测出感染的人列为病人,这样的统计才准确;而且辉瑞这里这样的人太多了,疑似患者是确诊人数的20倍,若不列入则无法准确判断疫苗的可靠保护率。

    BMJ副主编Peter Doshi

    作者申明:我一直在追求疫苗试验方案的公开发布,并共同签署了公开信,呼吁在covid-19疫苗相关决策中保持独立性和透明度。

    原文翻译

    五周前,当我对辉瑞和Moderna的covid-19疫苗试验结果提出疑问时,所能够查阅的资料仅仅是公开发布的研究方案和一些新闻稿。今天,在机构紧急授权这些商业公司的mRNA疫苗获批之前,他们以多份报告的形式由向FDA提交了两份期刊出版物和约400页的摘要数据。尽管有些细节令人放心,但有些则没有。在这里,我把报告中涉及疫苗疗效结果可信赖性的问题列出来。

    “covid-19新冠疫苗的有效性值得怀疑”

    以下是某個美國護士接種Moderna疫苗後出現的副作用,她接種完疫苗後身體不受控制,不停顫抖

    「點看」更多關於接種新冠疫苗的影響

    大家对商家声称的疫苗功效印象深刻:辉瑞报告了170例PCR确诊的covid-19病例,疫苗组和安慰剂组的确诊患者分别为8和162个病例。但是,PCR确诊covid-19患者数量与“疑似covid-19”的患者数量相比,数量过于悬殊。根据FDA关于辉瑞疫苗的报告,“在整个研究人群中共有3410例疑似但未经证实的covid-19病例,其中疫苗组1594例,而安慰剂组1816例。”

    可疑病例比确诊病例多20倍,仅因为没有阳性PCR检测结果,就不能忽略这类疑似covid-19人群。事实上,对这组数据如何理解和解释显得尤为重要。粗略估计疫苗对产生covid-19症状的有效预防力,无论是否有阳性PCR测试结果,都可以使相对危险度降低19%见脚注),远低于监管机构设定的50%有效阈值。即使消除了在接种后7天内发生的病例(辉瑞疫苗上为409例,安慰剂上为287例)(其中应包括由于短期疫苗反应原性引起的大多数症状),疫苗的功效仍然很低:29%请参阅脚注)。

    「點看」2021 紅藍卡計劃

    如果这些疑似病例中的许多或大多数是PCR假阴性的人,这将大大降低疫苗的效力。但是考虑到类似流感的疾病总是有多种原因引起的,例如鼻病毒,流感病毒,其他冠状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一些疑似covid-19病例可能是由不同的病原体引起的

    但是为什么病因学很重要?如果这些“疑似covid-19”的患者与确诊covid-19患者参加的临床过程基本相同,则临床终点表述为“疑似加确诊covid-19患者”可能比表述为确诊covid-19患者的说法更准确。

    但是,如果确诊的covid-19患者临床症状比疑似covid-19患者更严重,我们仍然必须记录终止实验结束的具体时间,而不是仅仅记录疾病严重程度的发生率。疑似covid-19患者的数量比已确诊covid-19患者的数量多20倍,并且试验的目的不是评估疫苗是否可以中断病毒传播,因此无论病因如何,都应该对参加本次实验中患者的住院率,ICU病例和死亡人数进行分析,这是评估疫苗对预防疾病大流行是否真实效应的唯一方法。

    显然需要数据来回答这些问题,但辉瑞公司92页的报告并未提及3410个“疑似covid-19”病例。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期刊论文也并未对此有所提及。

    辉瑞疫苗功效分析中排除的371名患者

    我们需要更多数据的另一个原因是分析了FDA对辉瑞疫苗的审查表中发现的无法解释的细节:371名患者因“剂量2或之后7天或之前的重要方案偏离”而被排除在功效分析之外。令人关注的是,这些被排除个体的数量在随机分组之间是不平衡的:疫苗组为311个,安慰剂组为60个。(相比之下,在Moderna的试验中,只有36名受试者被排除在“重大方案偏差”功效分析之外,分别为12个疫苗组与24个安慰剂组。)

    辉瑞公司的研究中这些方案存在哪些偏差?为什么疫苗组中排除的参与者增加了五倍?FDA的报告没有说,这些例外甚至很难在辉瑞的报告和期刊出版物中发现。

    发烧药物和止痛药物的盲目使用,和初级事件裁决委员会

    上个月,我对止痛药和发烧药治疗症状的潜在混杂作用表示关注。我认为这类药物可能掩盖症状,导致未检测到covid-19病例,在为预防或治疗不良事件而接种疫苗的人群中可能更多。但是,似乎他们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相当有限:尽管结果表明,与安慰剂接受者相比,这些药物在疫苗中的服用频率大约高3–4倍(至少对于辉瑞的疫苗-Moderna并未报告清楚),药物的使用大概集中在疫苗使用后的第一周,以缓解注射后的局部和全身不良事件。但是累积的发病曲线表明,随着时间的流逝,确诊的covid-19病例的发病率相当稳定,症状发作的日期远远超过给药后一周。

    「點看」紐約州特別救濟計劃詳情

    也就是说,疫苗实验中较高的药物使用率为药物的盲目使用提供了进一步的理由。考虑到疫苗的反应原性,很难想象参与者和研究者无法对他们所在的人群做出有根据的猜测。试验的主要终点是相对主观的,因此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然而,FDA和两家公司似乎都没有正式探讨盲法程序的可靠性及其对报告结果的影响。

    我们对初级事件裁决委员会处理covid-19案件的程序也知之甚少。他们在接种疫苗后的第一周是否了解抗体数据和患者症状信息?他们采用的标准是什么,在由患者报告的结果(covid-19症状)和PCR测试结果组成的主要事件中,委员会是否有必要如此认定?了解谁是这些委员会的成员也很重要。尽管Moderna任命了一个由四名成员组成的审判委员会,都是大学附属医院医生,但辉瑞的实验操作手册却表明,三名辉瑞的员工都在做这项工作。是的,辉瑞公司的员工。

    疫苗对已经感染新冠病毒患者的预防效力如何?

    患有SARS-CoV-2感染史或先前诊断为Covid-19的人被排除在Moderna和Pfizer的试验中。但是在基线时,仍然分别有1125(3.0%)和675(2.2%)的参与者参与了辉瑞和Moderna的SARS-CoV-2阳性试验。

    这些受试者的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并未受到太多关注,但是由于许多国家的人口中具有越来越多的人可能是“ Covid感染者”,因此这些数据似乎很重要,尤其是在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议“不考虑先前有症状或无症状的SARS-CoV-2感染史。”该建议是该机构根据辉瑞疫苗的结论得出的,它对以前患有SARS-CoV-2感染的人具有≥92%的功效,并且“无特殊安全隐患”。

    根据我的计算,辉瑞公司显然报告了8例基线时SARS-CoV-2阳性的确诊有症状Covid-19病例(使用表9和表10的差异,疫苗组1例,安慰剂组7例)和Moderna,1例(安慰剂组;表12)。

    在全球范围内也仅仅只有大约4到31个再感染案例,但是,在这项数以万计的受试者参加,中位随访时间达两个月的试验中,在基线期SARS-CoV-2感染的患者中,怎么会有9例确诊的covid-19病例?这是否代表CDC似乎已经认可的有意义的疫苗功效?还是可以通过疫苗或使用抑制症状的药物来预防covid-19症状,而与再感染无关吗?

    我们需要原始数据

    要解决有关这些试验的许多公开问题,需要访问原始试验数据。但目前,似乎没有公司与任何第三方共享数据。

    辉瑞表示正在“应要求提供数据并接受审查”。这虽然离数据的公开可用还有一段距离,但至少让它敞开了大门。目前尚不清楚开放程度如何,因为研究方案指出,辉瑞只会在研究完成后24个月才开始提供数据。

    Moderna的数据共享声明承诺,数据“一旦完成试验,就可以应要求提供。”这意味着2022年中后期,计划进行2年的随访。

    牛津/阿斯利康的疫苗数据也一样,他们也声称在“试验完成时”公开数据。俄罗斯的Sputnik V疫苗的ClinicalTrials.gov条目说,没有共享个人参与者数据的计划。

    但是,欧洲药品管理局和加拿大卫生部可能会更早地共享任何授权疫苗的数据。EMA和加拿大卫生部已承诺“在适当时候”将辉瑞公司提交的数据发布在其网站上。

  • 癌症晚期患者染新冠4個月後癌症居然好了!免疫被新冠激發無雙模式?

    癌症晚期患者染新冠4個月後癌症居然好了!免疫被新冠激發無雙模式?

    癌症晚期患者染新冠4個月後癌症居然好了!免疫被新冠激發無雙模式?

    過去一年裡,新冠病毒已然成為全世界最可怕的自然殺手,截止到今天,全球感染人數已達8900萬,死亡人數達到了192萬…

    而讓人擔憂的是,新冠疫苗接種還沒有全面鋪開的當下,很多國家的疫情開始捲土重來,甚至22個國家還出現了傳染性更強的變異毒株。

    可誰能想到,新冠病毒,竟然也有「積極」的一面…

    「點看」紐約特別救濟醫保計劃

    最近,《英國血液學期刊》登載了一條驚人的消息:

    一名61歲的腎病患者,住院後又被查出霍奇金淋巴瘤,癌變已到晚期,禍不單行的他偏偏又感染了新冠病毒,沒想到在家耗了4個月之後,他的身體不但清除了新冠病毒,還神奇地治癒了癌症!

    這個絕處逢生的病例背後,是一個關於人體免疫系統的奇蹟…

    這位的61歲的患者,多年來一直患有腎小球腎炎,後來病情加重,逐漸演變成了末期腎衰竭。

    腎病嚴重到這個地步,除了接受腎移植,很難有其他康復痊癒的辦法。

    於是乎三年前,這位患者終於找到了可供移植的腎臟,沒想到的是,天不遂人願。

    腎移植手術最終以失敗告終,等待新的合適腎源又需要時間,他不得不長期接受透析治療。

    然而,病魔似乎沒打算輕易放過他,到了2020年,他去醫院檢查,身體又出現了新的異樣,出現了進行性淋巴結腫大(指淋巴腫大速度不快,一點一點腫大的),伴隨著體重銳減,於是安排他接受了更詳細的活檢和影像學診斷。

    「點看」2021最新美國癌症醫院排名

    這一查不要緊,竟然又查出來一項惡性疾病:

    他患有霍奇金淋巴瘤,已到晚期,CT檢查顯示他體內到處都有活躍的癌細胞…

    黑色部分為癌細胞

    然而他的噩夢依舊還沒結束,一段時間之後,他又出現了呼吸困難和哮喘等癥狀,這次,一個更可怕的確診結果出爐:

    他感染了新冠病毒…

    作為一位61歲的老人,患末期腎衰竭,加上晚期癌變的霍奇金淋巴瘤,現在又感染了新冠病毒。看著都讓人絕望。

    而且國內外的相關研究數據都顯示,癌症患者感染新冠病毒,轉重症甚至死亡的風險極高,其中血液腫瘤和肺癌患者感染新冠的死亡率分別高達33.3%和18%…

    毫不誇張地說,這位患者的身體狀況非常危險,到了命懸一線的程度。

    然而,就連他自己也不知道的是,他那被病魔逼到絕境的身體,此刻卻開始爆發出驚人的戰鬥力…

    在醫院接受了11天的支持性治療後,這位患者的癥狀有所減輕,於是便回到了家中繼續康復治療。

    這期間,他既沒有使用過任何皮質類固醇藥物(抑制免疫系統過激反應的藥物),也沒有接受任何免疫和化學的療法。

    也就是說,除了他自身的免疫系統,已經沒有任何能幫助他對抗癌症的外部力量了…

    「點看」如何在確診癌症後購買人壽保險

    然而,就在被三種惡性疾病一起逼入絕境的時候,患者的身體內部卻在悄然發生了一場奇蹟般的變化。

    在家裡康復了4個月後,這名患者到醫院複查,CT檢查的結果讓醫生大吃一驚:

    腫瘤相關的生物標誌物水平也下降了90%以上,就連患者頸部的淋巴結腫塊也縮小了N倍。

    癌細胞被大量清除後

    反覆檢查多次後,醫生們最終確認:

    在感染新冠病毒,又自我康復4個月後,這位61歲患者身體里的癌症竟然奇蹟般地痊癒了!

    在認真思考背後的原因之後,專家們提出了這位患者癌症自愈的一個假設:

    新冠病毒入侵這位61歲患者的身體,刺激了他的免疫系統,免疫系統隨即釋放了大量促炎性細胞因子(inflammatory cytokines),促炎性細胞因子的釋放,在無形之中激活了這位患者體內兩種重要的免疫細胞:

    一是自然殺傷細胞(natural killer cell,NK),這是一種能同時抗腫瘤,抗病毒的重要細胞。

    另外,它還激活了體內的腫瘤抗原特異性T細胞,即免疫系統生成的專門對抗霍奇金淋巴瘤的免疫細胞。

    兩種免疫系統同時作用產生了交叉反應,即:

    兩種免疫細胞都能針對兩種不同的抗原起反應!

    也就是說這4個月里,

    這位病人的免疫系統在新冠病毒的刺激下,開啟了強大的「無雙模式」,兩種被激活的免疫細胞交叉反應,同時對抗被新冠病毒感染的正常細胞和癌細胞。

    通過免疫系統在患者的身體內的這一番暴走,病人身體里的癌細胞,竟然奇蹟般地被清理乾淨了!

    事實上,癌症患者在感染某種入侵病毒或病菌後,腫瘤消失的例子,歷史上也有先例。

    「點看」2021 紅藍卡計劃

    去年的一篇關於《癌症自愈的幾率和原因》里就提到了類似的病例:

    免疫系統本身具有抗擊癌症的能力,但需要合適的激活方式,這個激活方式,就包括了新入侵的細菌或病毒。

    文章提到,癌症病人感染天花,瘧疾,結核等傳染病,都有可能刺激免疫系統的反應,從而有一鼓作氣在抵抗傳染病的同時治癒癌症的概率。

    當然,本文這位61歲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卻意外治好癌症的病例,依然堪稱一個不小的奇蹟。

    這或許能為人類通過開發免疫系統潛力來治癒癌症,提供更多的靈感和思路。

     
  • 「新冠疫苗」首批注射對象為65歲以上紅藍卡Medicare老人家!各種疫苗優缺點大對比!

    「新冠疫苗」首批注射對象為65歲以上紅藍卡Medicare老人家!各種疫苗優缺點大對比!

    疫苗優缺點大對比(輝瑞 莫德納 阿斯利康/牛津大學疫苗)

    十秒鐘總結:

    輝瑞疫苗(Pfizer/BioNTech):最先上市

    莫德納疫苗(Moderna):主打美國

    阿斯利康/牛津大學疫苗(AstroZeneca/Oxford):價廉量大

    上面是目前已宣布3期臨床試驗結果的疫苗,這篇會從疫苗的技術、有效性、安全性、定價、發放途徑、以及上市日期六個方面比較一下,它們各自有什麼優缺點?

    一,疫苗研發技術

    輝瑞和莫德納都是信使RNA(mRNA)疫苗,代表了疫苗研發的最新技術。阿斯利康是腺病毒疫苗,科學家已經用這個方法成功研發出埃博拉疫苗。這兩類疫苗都用了病毒表面蛋白的基因片段,沒有繁殖基因,所以不會對人體造成感染風險。

    目前發現新冠病毒不像流感病毒那樣容易變異,所以不擔心病毒變異造成疫苗失效的問題。

    二,疫苗的效果如何?

    目前看來,這三種疫苗都對新冠病毒有保護效果,尤其輝瑞和莫德納的信使RNA疫苗令人喜出望。

    1.輝瑞是全球唯一完成3期試驗的疫苗,結果顯示95%有效。

    2. 莫德納的中期分析顯示94.5%有效。

    3. 牛津的疫苗剛剛宣布中期分析結果,62%-90%有效。

    a. 近1/4的人第一劑疫苗(因為計算錯誤!)只打了一半的劑量,結果這批人反而顯示90%有效。

    b. 但是這批人比較年輕,沒有55歲以上的,所以是不是年輕人更容易產生強烈的免疫反應?尚不詳,可能要加試驗。

    疫苗試驗是events-driven(病人數驅動),就是說什麼時候各試點匯總的新冠病人達到預定數目,什麼時候出結果,無法人為控制。

    那些以為藥廠故意卡在大選後出結果的朋友,警惕性過高了。

    又有人覺得輝瑞從中期分析到完成3期試驗“太快”,怕有貓膩。

    其實,是歐美疫情的再次爆發,導致病人激增,很快達到試驗終點。

    要注意的是,目前只有新聞報導,疫苗的效果到底怎樣,還需要等藥品管理部門仔細評估具體數據。

    三,這些疫苗安全嗎?

    這三個疫苗試驗都沒發現有重大安全問題。

    輝瑞和莫德納疫苗最常見的副作用是注射部位疼痛、頭疼和疲勞,比一般流感疫苗反應嚴重些。

    不過世界上還沒有過一款上市的信使RNA疫苗,所以其長期安全性還在不斷的觀察和評估中。

    四,疫苗如何發放?

    疫苗在冰箱裡(2-8°C)的保存時間:

    輝瑞:5天

    莫德納:1個月

    阿斯利康:6個月

    輝瑞和莫德納的信使RNA疫苗都很嬌弱,必須冷凍保存。尤其是輝瑞疫苗,必須在94F(-70°C)條件下存放。

    不過輝瑞說了,他們有辦法:

    輝瑞一直是用一種冷凍箱給150個臨床試驗點送疫苗,每隻箱子像手提皮箱那麼大,可以裝1000劑疫苗。

    只要定期補充乾冰,這個箱子可以在-70°C左右保持10天。

    每個箱子都有溫度計和GPS,這樣總部可以一直跟踪每個箱子的溫度和位置。

    而Moderna的疫苗只要儲存在-20°C,一般冰櫃都能達到這個溫度。

    阿斯利康疫苗最好,保存在普通冰箱裡即可,所以在發展中國家的分發會更容易。

    五,價格如何?

    政府批量購買的每劑平均價格:

    輝瑞:20美元

    莫德納:35美元

    阿斯利康:3.5美元

    阿斯利康承諾在疫情期間不賺錢,只收成本價,讓世界各地的人都負擔得起。

    有人驚呼,阿斯利康疫苗比一杯咖啡還便宜!

    在美國,新冠疫苗是免費的,但個人可能要交打針費。

    六,大眾最關心的是,我們啥時能打上?

    2020年底可生產出的劑量:

    輝瑞:5000萬(其中2000萬給美國)

    莫德納:2000萬(都給美國)

    阿斯利康:2億(給英國和世界)

    這次疫情非同尋常,有的國家下了很大的賭注:一邊研發一邊大量生產疫苗。所以疫苗一旦顯示有效,馬上就有一批可以送往抗疫前線。

    莫德納和阿斯利康的疫苗分別是美國和英國政府斥資的,輝瑞則是自己掏錢研發,但美國政府有購買擔保。

    目前的先行者是輝瑞疫苗。

    輝瑞已於11月20號向美國FDA遞交了緊急使用的申請,據說這種申請常常是幾百上千頁資料,專家正在審閱中。

    FDA會在12月10日召開“疫苗顧問委員會”的會議,聽取專家們對輝瑞疫苗的看法。這個會議和上次提過的疫苗討論會一樣,網上全程公開,任何人都可以旁觀。

    11月27日新聞,輝瑞已經包了美聯航的專機,準備從布魯塞爾運疫苗到芝加哥:

    一旦FDA批准,有六百四十萬輝瑞疫苗可以立刻提供給一線醫護人員。不過,因為這個疫苗對儲存的要求比較高,各地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適應整個運輸儲存使用的流程。

    美國第一批打上疫苗的會是醫務人員和接受長期護理的病人,每人兩劑預計共需四千八百萬劑疫苗。

    批量生產之王是阿斯利康疫苗。

    生產腺病毒疫苗比生產信使RNA疫苗容易,阿斯利康已經和世界最大的疫苗生產基地-“印度血清研究所”-簽署了生產10億劑疫苗的協議。

    阿斯利康預計明年可能生產30億劑,可以讓全球近1/5的人打上。

    現在對大眾何時能打上疫苗有各種傳說,有些公眾號誤傳美國會“明年四月前全部接種完畢”,作者可能不了解兩針疫苗之間需隔3到4週才能打完。

    最準確的信息來自美國疾控中心CDC,因為這個機構負責疫苗使用的規劃和發放。

    目前CDC明確指出:到2021年的下半年,所有的成年人應該可以得到疫苗。但兒童什麼時候能打上疫苗還需要更多的臨床試驗。

    另外,目前科學界認為打完第二針新冠疫苗的1至2週後,人體才能產生足夠的抗體,所以計劃明年出門玩耍的朋友要算好日期哈。

    對比三種疫苗的優缺點,這張圖總結得很好:

    中國研發的疫苗目前正在巴西、阿根廷等國做3期臨床試驗,估計很快就會傳出好消息。

    疫情可能在地球上的任何地點爆發。比爾蓋茨一直提醒大家,對於新冠這種嚴重的傳染病,只有讓各國的人都打上疫苗,才是全世界快速終結疫情的最大希望

    新冠疫苗首批注射對象為65歲以上紅藍卡(Medicare)老人家

    告訴各位一個好消息,來自ABC News 下月中旬開始,65歲以上紅藍卡(Medicare)的老人是第一批注射疫苗的人群。

    開放注射的地點有:Walgreens, CVS, Walmart, Rite Aid, Costco 等地。

    *我們有些客戶是開藥房的,聽他們說除了上述地點,一些有藥劑師駐場的私人藥房也有跟政府簽約可以提供注射疫苗的服務,現在可能就在等政府派發疫苗下去,所以建議各位去之前可以先致電藥房確認一下。

    其它注意事項有:帶健保卡,要注射兩次,間隔三週,一切免費!

    另外,疫苗有兩種,第一批的是Pfizer 藥效95%,第二批的是Moderner 藥效94·5%。

    預計明年一月底前全美老人和醫護人員全部注射完畢,大家自己選擇吧!

    Covid-19大异变!男子3次接近治愈,最后却丧命?

    醫生發現病毒在他體內至少變種4次!

    2019冠状病毒(Covid-19)在去年开始爆发并席卷全球,尽管过了1年疫情却依旧没有消失的趋势。早前虽然中国和美国都有消息指出已经成功研发疫苗,并且有很高的治愈率,然而并病毒的异变速度也是令人感到担忧。日前,美国布里格姆妇女医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公布了一份极为罕见的病例,一名45岁的冠状病毒患者在长达154天的感染里面,曾经3次接近被治愈,然而他的病情却多次出现反转,最后导致他死于冠状病毒的并发症。

    「點看」新冠肺炎保險

    据报导,这项于11日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病例指出,这名男子本身就患有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一种被称为抗磷脂综合征(APS)的疾病。最开始时,他是因为发烧到医院诊治时被检测出感染了冠状病毒,并接受了医院为期5天的瑞德西韦(Remdesivir)药物治疗。

    「點看」紐約半白卡計劃

    在经过5天的治疗后,男子情况好转并不再需要氧气机的辅助而被允许出院。然而他的病情好转并没有维持太久,在接下来的62天里,他因为腹痛、呼吸困难和莫名疲劳等,不得不入院3次,而且每一次入院时他的血氧含量都低于正常水平。在经过多次的治疗后,医疗人员发现,男子体内的冠状病毒载量在这62天中出现了下降,这意味着男子很有可能会被治愈。

    「點看」綠卡保險

    然而在第一次确诊的105天时,这名男子再次住院并且体内的冠状病毒载量上升了许多。男子这一次接受了另一疗程的瑞德西韦治疗,并且还出现了检测辰阴性的结果,然而一个多月后,这名男子的检测结果再次出现阳性,令他不得不转而接受抗体鸡尾酒疗法。这名男子的情况,引发了该医院医护人员对于冠状病毒复发的担忧。

    这名男子在开始了抗体鸡尾酒疗法的一周后,就必须戴上呼吸机来辅助,并且病毒载量几乎没有下降,甚至他的肺部还出现了真菌感染。最终这名男子在病毒感染的154天,依旧无法被治愈而不幸死亡。

    「點看」Cigna保險計劃簡介

    据报道,研究人员对这名男子所感染的冠状病毒基因组进行检测,并发现病毒惊人的进化。冠状病毒不仅进化成能在体内残留超过150天,而且异变的速度也比许多科学家观察到的更快。

    “尽管大多数免疫功能低下的人都可以有效的清除冠状病毒感染,然而这个病例也显示了免疫力低下状态相关的持续感染和病毒加速进化的能力。”

    醫生發現病毒在他體內至少變種4次!

    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蘇一峰在臉書粉專上引述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一篇文章,表示該名45歲男病患本身有自體免疫疾病與反覆肺出血,在治療過程當中,新型冠狀病毒在他體內曾經短暫出現陰性,又變成陽性。在感染期間,新冠病毒在體內不斷發生突變,持續不斷地複製。

    該名男患者接受了為期5天的瑞德西韋治療,由於懷疑彌漫性肺泡出血,增加了糖皮質激素的劑量,他在第5天出院,不需要補充氧氣。從第6天到第68天,患者獨自在家隔離,但在隔離期間,他因腹痛住院3次,因疲勞和呼吸困難住院1次。入院時因低氧血症併發低氧血症,引起人們對復發性彌漫性肺泡出血的擔憂,於是加大糖皮質激素的劑量進行治療。

    第72天患者因低氧血症再次入院4天,鼻咽拭子的RT-PCR檢測為陽性,Ct值為27.6,引起人們對新冠肺炎復發的擔憂。患者再次接受瑞德西韋治療,10天一療程,隨後RT-PCR檢測結果為陰性。

    後續在感染期間,他體內的新冠病毒不斷突變,患者曾經接受過Regeneron抗體增強免疫力,也用瑞德西韋與種種藥物全力治療,最終在第154天,他因休克和呼吸衰竭死亡。

    治療新冠肺炎這幾個月來的重大進展/突破

    這幾個月COVID -19的治療有重大進展:
    隨著時間的流逝,2020年9月被感染的人比6個月前在2020年2月被感染的人有更大的生存機會。原因是醫生和科學家現在對Covid-19有了更多的了解 ,治療效果比6個月前更好。
    下面將列出5項重要的進展,這些是在2020年2月還不知道,到現在才知道的情況。
    1. COVID-19最初被認為是由於肺炎(pneumonia)而導致死亡,因此呼吸機(ventilator)被認為是治療呼吸困難的最佳方法。 現在,我們認識到,病毒會在肺部和人體其他部位的血管中引起微小凝塊(blood clots) ,並導致氧合(oxygenation)功能減少。
    現在我們瞭解,僅通過呼吸機提供氧氣仍無濟於事,還必須預防和溶解肺部的微小凝塊。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2020年6月的治療方案中開始使用諸如Asprin和Heparin防止凝血的血液稀釋劑之類的藥物的原因
    2. 以前由於血液中的氧氣減少,患者曾經在路上甚至在去醫院之前就過逝。 這是因為醫學上所謂的HAPPY HYPOXIA 「快樂缺氧」現象。「快樂缺氧」也就是說,儘管氧飽和度逐漸降低,但COVID-19患者直到症狀嚴重時才會出現缺氧症狀,有時還甚至氧飽和度已降低到70%。
    一般而言,如果氧飽和度降低到90%以下我們就會覺得呼吸困難。  但Covid-19患者不會觸發這種呼吸困難。因此,在2020年2月我們都將患者趕到醫院。現在,由於了解了「快樂缺氧」 ,我們可用簡單的家用脈搏血氧儀(home use pulse oxymeter)去監控所有Covid-19患者的氧飽和度,如果氧飽和度降至93%或更低,則將他們送往醫院。 這為醫生提供了更多時間來改正血液中的氧氣缺乏症,並有更好的生存機會。
    3. 2020年2月時我們還沒有抵抗冠狀病毒的藥物。僅能治療由其引起的並發症,譬如低氧症。 因此,大多數患者仍會受到嚴重感染。 現在有2種重要的藥物:日本的FAVIPIRAVIR (法匹拉韋)和美國的REMDESIVIR (瑞德西韋),它們可以殺死冠狀病毒。
    通過使用這兩種藥物,我們可以防止患者受到嚴重感染,從而在他們患上低氧症之前就將其治愈。 我們在2020年9月才擁有該知識,而不是在2020年2月。
    4. 許多Covid-19患者死亡,不僅是因為病毒,而且還因為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被稱為CYTOKINE STORM(細胞因子風暴)的誇大免疫反應。 這種暴風雨般的強烈免疫反應不僅殺死病毒,而且殺死患者。
    2020年2月,我們不知道如何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 現在到2020年9月,我們知道世界各地的醫生已經使用了將近80年且很容易獲得的steroids (類固醇)即可用於預防某些患者的細胞因子風暴。
    5.現在我們也知道,低氧症患者靠趴著躺下來就可以變得更好,這就是伏臥姿勢(prone position)。除此之外,日前以色列科學家還發現患者白血球產生的一種稱為Alpha Defensin的化學物質會引起肺血管的微小凝塊(blood clots),現在這可以通過一種用來治療痛風已數十年,稱為Colchicine (秋水仙素)的藥物來預防。
    因此,現在可以肯定地說,相對於2020年2月,患者在2020年9月以後得到COVID-19感染倖存的機會更大。展望未來,對於Covid-19而言,沒有什麼可驚慌的,如果我們記得,一個較晚感染的人比一個較早感染的人有更好的生存機會。

    【已變種!傳播力更強】挪威驚現M439K新冠病毒 無須近距離接觸即可被傳染

    近日,挪威公共衛生研究所發現當地出現新冠病毒的新變種,醫生指出,觀察病例後發現其傳播能力更強,不需要近距離接觸也可被感染。

    據挪威媒體報道,挪威公共衛生研究所上周五(16日)收到來自特隆赫姆聖奧拉夫醫院(Trondheim’s St. Olavs hospital)的病毒樣本,經初步分析,證實病毒樣本為一種新變種的新冠病毒株,從未在挪威出現,且對比國際資料庫後,也沒看到相關紀錄 ; 而特隆赫姆市近日爆發疫情,相信與新變種的新冠病毒有關,在本月16日至18日間,已有8人感染此新病毒株。

    命名為「M439K」 不需近距離接觸可感染

    研究人員指,此病毒株名為「M439K」,屬於冠狀病毒B.1.5的亞組(genetic subgroup),其棘蛋白(spike protein)較短,有助病毒依附細胞,並引致感染。此外,此病毒株亦很容易與體內細胞結合。

    特隆赫姆市首席醫生Tove Røsstad表示,尚未能確定此病毒是否可比其他變種病毒更具感染力 ; 但她觀察到近日發生的新冠肺炎病例,不需要近距離接觸也可被感染,而且病發的速度更快,與之前的病毒有所不同。

    美國早前也有研究發現,病毒會隨機產生變異並且累積,意味著每多一名患者都有可能產生新的病毒,而隨著病毒不斷變異,傳染力可能越來越強。此外,醫學期刊《刺針》上亦有研究指出,病毒變異會導致二次感染,而感染過新冠病毒的患者,或無法對病毒具有完全的抵抗力 ; 因此無論是否曾確診,都應採取預防措施,避免感染。

    「點看」更多詳細資料

    川普感染 15萬人聚集一起舉辦祈禱會 下一輪大爆發?!

    疫情給美國亞裔社區重創, 亞裔死亡增35%,21.5萬人喪命!

    美國單日新冠病毒新增感染病例連續第6天低於5萬例,全國檢測總數也較壹週前減少逾24萬例;但最新統計顯示,今年前七個月全美死亡人數比過去多出21萬5000人,顯示疫情死亡人數明顯高於官方同期統計的15萬人;更讓人震驚的是,52%”超額死亡”者為有色人種,包括非裔、西班牙裔、美洲原住民,以及疫情死亡率始終未獲正視的亞裔。

    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數據,全美新冠病毒確診總數至今逾550萬例,佔全球總數近四分之壹。全美死亡人數逾17萬4000人;美國20日新增4萬4023件例。全國測試總數較壹週前下降,從88萬729例降至63萬5809例。

    「點看」新冠肺炎保險計劃

    自聯邦疾病防治中心(CDC)取得的最新分析數據,彰顯出疫情危機期間,少數族裔死亡率上升幅度遠超過白人,差距極懸殊。亞裔、非裔和西班牙裔都是疫情受創最嚴重社區,與過去五年平均水平相比,這些族裔死亡人數今年至少增加30%。美洲原住民死亡率上升逾20%,但實際情況可能更嚴重;白人死亡率上升9%。

    亞裔未獲關注的部分原因是”超額死亡”人數(excess deaths,意指高於昔日水平的死亡數),今年前七個月較昔日增加1萬4000人,遠低於其他族群,但亞裔死亡率仍增加35%,僅次於西裔。

    「點看」最新-美國排名最佳的癌症醫院

    華府公共政策組織”美國進步中心”(Center for American Progress)資深經濟學家阿吉洛爾(Olugbenga Ajilore)表示:”新冠疫情死亡數字,顯示結構性種族歧視有多普遍。”

    美國平均每年1月至7月底約有170萬人死亡,今年死亡人數約190萬人。據美聯社和報導刑事司法新聞的馬歇爾計畫(Marshall Project)分析,有色人種佔全美總人口不到40%,卻佔今年前七個月”超額死亡”人數的 52%。

    有色人種受疫情影響遠超過白人的現象,不僅限於特定地區。新冠病毒疫情首先襲擊東西海岸都會區。據明尼蘇達大學研究指出,此懸殊差異也出現在農村人口眾多的南部和西部州。

    令人驚訝的是:隻有約壹半的死亡亞裔被正式歸因於與COVID-19有關,比所有其他群體都低。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講師賈維斯·陳(Jarvis Chen)說,不明原因導緻亞裔可能無法像其他人群那樣以相同速度接受測試,導緻某些因疫情死亡的案例被列為其他原因。

    「點看」PP9945保險新規如何影響移民簽證和婚姻配偶綠卡

    公衛部門早就知道部分新冠肺炎死亡案例、尤其是早期死亡案例,被誤歸為其他原因。至於新冠病毒死亡比例呈現種族懸殊差異的可能原因包括:部分有色人種社區收入較低,以大家庭方式共享生活空間,增加傳播風險;健康問題發生率更高,如糖尿病、肥胖症和肺部疾病,更容易罹患重症或死於新冠病毒;他們通常沒有保險,且距醫院較遠;因長期遭到歧視而不信任醫療體繫;有色人種更可能被求在疫情期間繼續工作。